“我申請去駐村,向群眾學習,要為群眾多辦些事。”“我也要去駐村,向農民群眾宣傳好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我今年繼續駐村,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和‘美麗鄉村’凝聚力量。”這是在2014年貴州省黎平縣新一輪駐村工作動員會議上,160名年輕干部紛紛要求去駐條件最艱苦、任務最重的村子。
龍述相:駐村再譜“三連冠”
龍述相是黎平縣人社局干部,2012、2013兩年都駐敖市鎮蒙村,今年他又“毛遂自薦”要求到更遠的平寨鄉紀迫村去。縣人社局黨組書記楊劍笑著說:“小龍啊,你再駐這一年下來,可就是‘駐村三連冠’啊。”
當問及為什么還選擇駐村時,這位年輕的干部有點不好意思,他認為,駐村工作是很辛苦,但看到村里一年一個變化,這比什么都重要,再駐一年就滿三了,也算是有個好始好終。
“有了這筆錢,資金周轉難確實得到了解決,真是感謝我們的駐村干部。”去年龍述相為蒙村10位群眾爭取到60多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自主創業的楊巧銀就是受益者之一。
在蒙村駐村兩年,該村的產業得到了明顯的發展,目前已有茶葉基地1600畝,油茶基地3000多畝,大坪子藍莓基地也正在籌建中。
兩年的基層駐村,讓他成熟了很多,但面對新的鄉鎮新的村,龍述相坦言,平寨的紀迫村因為遠,又是少數民族村寨,駐村會遇到許多困難和挑戰,這個駐村組長可不好當啊。當問他是不是有點后悔?他搖搖頭打出一個“V”型手式說:“我已準備好了!”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