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黎平縣高屯鎮少寨紅軍橋,是1934年紅軍長征經過黎平時,紅軍與當地群眾共同搭建的,見證了紅軍與侗鄉人民的魚水深情。但由于年久失修,加上近期持續降雨,導致紅軍橋倒塌。事發后當地群眾不等不靠,自發籌資1.5萬元對這條“紅色”通道進行修復。
紅軍橋(資料圖片)
據介紹,紅軍橋是少寨村民外出的主要通道,橋倒塌后,村民們一邊通過擺渡的方式過河,一邊積極籌措資金,修建這具有特殊歷史意義的橋梁。
在籌集資金的過程中,當地群眾積極捐款,短短幾天時間,就籌集到了1.5萬元。在此基礎上,紅軍橋搶修工作拉開序幕。8月19日,記者在現場看到,倒塌的紅軍橋已被重新固定銜接起來,村民們有的在對木料進行打磨,有的在用電鋸削木料,有的在固定橋墩,有的在對橋面吻合處進行捶打,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據村民介紹說,再過三天時間,紅軍橋將搶修完成,只是由于紅軍橋是木質結構,每隔兩、三年都會維修一次,村民們希望有關部門加大對紅軍橋的保護保護,以保證這座凝聚了軍民魚水情的紅色橋梁長久保存。(楊理顯 陳盼)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