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近年來,雷山縣不斷探索總結社會管理經驗,促進縣域經濟穩定和諧發展,全方位搭建“五大平臺”,組織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在經常性、真情化、心貼心聯系服務群眾中轉變作風、樹立形象。
搭建調研平臺,促務實調研經常化。督促建立領導干部經常性調研工作制度,圍繞貫徹落實中央、省縣委、州委重大決策部署、推動全縣重點工作、解決民生問題、加強黨的建設等方面,確定調研專題,由縣級領導帶隊,深入開展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進家庭“四進”調研活動,鄉鎮、街道、部門單位領導干部每年下基層開展“蹲點調研月”活動,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已成為各級領導干部的自覺行動。目前雷山圍繞構建旅游強縣戰略,在全縣范圍推廣“西江模式”促進了旅游業又好又快發展。
鞏固聯系平臺,促結對幫扶實效化。深化“同步小康駐村”工作,建立機關單位聯系幫扶村、干部聯系貧困戶精準扶貧長效機制,深入開展建設服務型黨組織“四個一”和“三個全覆蓋”駐村幫扶活動,今年以來,幫扶單位和駐村干部走訪群眾6100多次,為基層群眾幫辦實事好事300多件,協調資金90余萬元。以切實推進“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的實際成效贏得了群眾肯定。同時圍繞解決基層黨組織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建立縣級領導干部直接聯系基層黨組織制度,指導培育基層黨建示范點37個,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17個,基層黨組織服務功能進一步增強。
創新掛職平臺,促指導提升科學化。為貫徹落實省、州、縣委基層黨建工作要求和結合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圍繞中心、服務發展大局,健全干部直接聯系服務群眾機制,扎實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該縣集中選派47名“講政治,顧大局”、基層工作經驗豐富、有發展思路的集團式幫扶單位黨員領導干部到村擔任“第一書記”,任職3年。“第一書記”到所幫扶后,通過扶強一個好書記、建強一支好隊伍、謀劃一個好出路、完善一套好制度、落實一個好保障、營造一個好環境,積極抓好黨建工作,引導群眾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切實加強了村書記隊伍,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明顯加快。
暢通民意平臺,促干群關系密切化。建立各級領導班子成員定期接待群眾來訪制度、基層黨組織“三會一課”制度、縣級領導干部接待日、領導下基層調研制度,暢通開門納諫、上門問計、走訪談心、定點接訪、民情熱線、縣長信箱、政務網站等多條渠道,廣泛收集群眾意見建議,認真分析會診,列出問題清單,集中攻堅解決,確保了群眾反映的問題事事有回應、件件能落實。目前僅縣政務中心辦理事項50000余件,辦結率達99%以上。
完善代辦平臺,促為民服務便捷化。全面推行黨員干部為民服務代理制,積極構建縣級政務服務中心、鄉鎮政務服務分中心、村級便民服務室“三級”代理服務網絡,把服務群眾事項分為證照辦理類、政策咨詢類、政策兌現類、創業就業類、民事糾紛調解類、公益事業類六大類,整合群眾辦理事項300余項,優化首問代辦、受理轉辦、上門服務、全程代辦、辦理反饋等服務流程23項,積極為群眾代理協調貸款、農產品運銷、低保申請、政策信息咨詢、鄰里糾紛調處等服務項目,形成了“群眾有所需,干部有所應,黨員能服務”的生動局面。(王雪鋒)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