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麻江縣自今年6月在谷硐鎮景陽村推行“民事村辦服務站”以來,被聘任的8名“民事村辦”義務監督員敢作為、有擔當,積極為村民督辦急事難事、宣傳政策等。
年近80歲的老黨員蔣增明,是該村“民事村辦”義務監督員主任,他說,群眾推選自己為義務監督員主任,就是一份信任和責任,雖然年紀大了,但絲毫不影響自己為民服務的熱情。
“我本身是個老共產黨員,為了解決群眾辦事難,鎮里面在我們景陽村成立個民事村辦義務監督員,經過大家選舉我當個監督員主任,雖然是義務,我們都是本著黨員的職責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蔣增明說道。
同樣為了能方便群眾辦事,村民熊海輝也積極加入了義務監督員隊伍。
熊海輝:我們做監督員主要是為了方便群眾,為了督查村里面辦事情,為老百姓辦好事,還有我們下去宣傳,主要是教他們(老百姓),你們去找村里面辦事,你們用不著跑了,現在老百姓來辦事情也相當好,現在老百姓相當高興。
記者:那做義務監督員你覺得辛苦嗎?
熊海輝:再辛苦也沒得辦法,辛苦我們也要跟老百姓辦點事情,如果這個不做、那個不做,我們覺得再辛苦我們也要辦下去,現在老百姓高興了,辦事也方便了,我們覺得自己心頭也滿意了。
剛開始推行“民事村辦服務站”的時候,很多村民都不清楚服務站的功能,為此,蔣增明、熊海輝等幾位義務監督員時常走村串戶,義務為群眾做宣傳,讓大家知政策、好辦事。
有了義務監督員的宣傳、引導和監督,村民們辦起事來越來越方便,越來越快捷。
“原來沒有的時候,我們去(辦事)找不到人,后來有義務監督員了,我們辦什么事情都很順利。”村民熊仲輝滿是欣喜。
據統計,截止目前,8名義務監督員共為群眾辦理各種事務167件,谷硐鎮景陽村“民事村辦服務站”真正實現了“干部下移、服務下移、群眾不移”的工作機制。據了解,近期谷硐鎮將向全鎮各個村寨全面鋪開推行“民事村辦服務站”工作機制,最大限度為民服務。(曹婷 楊娟)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