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盡管各大險企盈利能力明顯提高,但保費收入增幅卻微乎其微,銀保渠道依然難見起色。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險企退保同比出現較大幅度增長,今年國內壽險業將再迎退保高峰,各大險企在發展思路上將各有所重。
新華社記者譚謨曉、李延霞
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凈利潤同比大增、投資收益大幅增長、另類投資關注度提升等一系列亮眼的成績貫穿上市險企年報其中。與此同時,年報中透露出的問題也同樣顯眼。
盡管各大險企盈利能力明顯提高,但保費收入增幅卻微乎其微,銀保渠道依然難見起色。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險企退保同比出現較大幅度增長,今年國內壽險業將再迎退保高峰,各大險企在發展思路上將各有所重。
——另類投資愈發受關注
年報顯示,2013年四大上市險企凈利潤均大幅增加。中國人壽、中國太保、新華保險、中國平安凈利潤同比分別增加123.9%、82.4%、50.8%、40.4%,合計實現凈利潤666億元。
在各大險企的年報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均稱投資收益大幅增長是業績增長的主要因素。而記者比較發現,投資收益增長的背后是險企對另類投資的關注度越來越高。
數據顯示,中國平安、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的權益類投資占比分別為9.8%、11.3%和7.6%,比上一年度分別提高了0.3、1.3和0.89個百分點。
中國人壽則加大了“其他方式”類別的投資比重,從2012年年末的5.07%占比提升到了2013年的8.16%。中國人壽董事長楊明生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未來中國人壽會加大另類投資力度,包括未上市股權投資、政府融資平臺上能夠市場化運作的項目和養老養生項目等。
同樣加大另類投資的還有中國太保。年報顯示,截至2013年末,太保資產已設立另類資產管理產品數量累計達30個,合計規模達657.5億元。
中國太保表示,債權投資成為中長期固定收益配置領域中具有顯著收益優勢的投資工具。截至2013年末,該公司已持有的債權計劃達到345.45億元,同比增長21.9%;在投資資產中的占比達5.2%,同比提升0.7個百分點;債權計劃不但拉長了投資資產的久期,還有效地提升了凈投資收益率。
險企對另類投資的關注度越來越高與保監會陸續推出保險資金投資新政策相契合,另類投資占比不斷上升。截至2013年底,其他投資資產占行業可投資資產比例達16.9%。
——保費微增 銀保渠道不景氣
與凈利潤同比出現大幅上漲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險企的保費收入并未出現大幅增長。
保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人壽、中國太保、中國平安、新華保險四家險企共計實現保費收入8757.96億元,同比增長7.2%。其中只有中國平安的增幅超過兩位數,中國人壽的增幅則只有0.8%。
從銷售渠道來看,個險渠道業務規模普遍呈上漲趨勢,而銀保渠道業務只有新華保險維持增長,其他三家仍不景氣。
2013年,新華保險銀保渠道實現保險業務收入533.95億元,較上年增長2.4%,其中,首年保費收入226.69億元,較上年增長5.1%,續期保費收入307.26億元,較上年增長0.4%。
中國人壽銀保渠道保費收入則從2012年的1288.63億元下降至2013年的1076.58億元,降幅為16.5%。中國平安銀保渠道保費收入從2012年136.09億元下降至2013年的111.76億元,降幅為17.9%。中國太保的銀行渠道保費收入同比下降11.2%,其中新保業務收入同比下降15.7%。
《關于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代理保險業務銷售行為的通知》即將于4月1日實施,銀保新規將促使險企在產品、費率、其他渠道等方面進行創新。隨著高現金價值產品監管日趨嚴格,新規啟動后的銀保業務如何推動以及產品結構如何調整,是包括銀行系險企在內的壽險公司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
——2014年險企各有所重
盡管各大險企盈利能力明顯提高,但退保同比也出現較大幅度增長。年報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的壽險退保金達到1210億元,同比增長近六成。
今年國內壽險業將再迎退保高峰,這也將促使險企不斷調整業務結構,開辟新的銷售渠道和投資渠道。
中國人壽新任總裁林岱仁在業績發布會上提出了“加強城區銷售隊伍建設,提升城區市場競爭能力”的思路,借此進一步提升中國人壽的業務價值,提升核心競爭力和持續發展能力,使中國人壽的發展方式由原來的規模速度型向規模效益型轉變。
新華保險2014年將在夯實個險渠道的同時,繼續加強與渠道合作共贏模式的深入拓展,加強期繳產品和高價值率產品的銷售。此外,新華保險將加強養老健康領域的投資,全面布局壽險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中國平安稱,保險業務依然是傳統業務的三大支柱之一,今年將推動各大創新工程,將金融服務融入“醫食住行玩”的生活場景中,另一重點則在于推動非金融服務用戶和金融客戶相互轉化和遷徙。
中國太保則表示,公司將加強成本管理,優化成本結構,保證保險資金應用有更好的效果。并且實現產品差異化,改善客戶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