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開華醫生
“劉醫生,你吃飯再走。你飯都不吃我真的過意不去。”高柳村項家組龍立水拉著劉開華醫生的手,要他吃飯再走。
龍立水的父親突發疾病,龍立水找他為父親治療。由于交通不便,劉醫生只能背著藥箱小跑前行。一進屋就看見老人躺在床上,手足抽搐,口吐白沫,情況十分嚴重。劉醫生跟老人量血壓、進行一系列的檢查治療,經過5個多小時的努力,老人終于轉危為安,脫離危險。此時,天已經放亮,龍立水的家人執意留他吃早飯。
“謝謝你們的好意,你們按時給老人服藥,應該沒什么問題了。吳大媽昨天重感冒還沒好完,今天還得繼續打針。楊小晨拉肚子昨天下午來打吊瓶,還不知道他止瀉了沒有,我得回去了。”劉醫生背上藥箱趕回村衛生室。
說到劉醫生,有的村民說:“劉醫生是個好醫生,治病救人不看重錢。”有的村民說:“劉醫生不僅會醫病,還會醫心。”
有的村民說:“劉醫生是我們村的和事老,喜歡幫助人。”
“人生不在于長短,而在于要把每一天都過好”。 這是現在向成華常說的話。
向成華是高柳村的胃癌患者,在農村聽到“癌癥”這個詞,沒病也會被嚇出病來。向成華的家庭狀況不好,加上自己得了這個病,思想很消極,性格也變得內向而古怪,他抱著過一天是一天的想法過日子,對生活毫無希望與期許。
面對病人的痛苦,劉醫生無能為力,能為他做的只是在他很痛苦時幫他輸液打針,然而這樣并沒有減輕他的痛苦。劉開華勸他去大醫院治療,可他說什么也不愿意去;颊叩耐纯喑松眢w上的不適外,極大程度還是來自他的內心。“對他進行心理疏導”這個想法在劉醫生心里涌現。劉醫生在跟他進行治療的同時,時常抽時間跟他講一些故事、拉家常,讓他保持愉快的心情,對他進行心理疏導,樹立對生活的信心。鄉親們都說劉醫生為他延續了生命。
楊興敏是銅坡村村民,高血壓,愛喝酒。有一次楊興敏在陪客人喝酒時血壓升高,差點造成生命危險。事后他的家屬極力勸其戒酒,他就是不聽,兒子揚言今后再喝酒就和他斷絕父子關系,再也不管他了,老人也不甘示弱,和兒子吵了一架。
看著他們痛苦的樣子,劉醫生去做他的思想工作,從他目前的身體狀況和他分析,拿以前的艱苦生活和現在的美好社會來對比,分析他平時的孝順兒子為何甩出如此狠話的用心。老人掉下了眼淚。“侄子,我們以前的生活真的苦哇!現在生活好了,我想現在吃不愁穿不愁,就想著喝喝酒享享樂。不過你說得對,日子還長著呢,把身體養好,能享受的還有很多,不光是喝酒。叔聽你的,為了我的身體健康,我戒酒!”
龍開運長期患腰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導致下半身麻木水腫,行走不便,上下樓梯都很困難,加上家庭條件差,因此沒去大醫院治療。為了讓老人減少痛苦和麻煩,劉醫生經常利用空閑時間去看望他,為他敲背按摩,教病人家屬如何護理,在劉醫生和他家人的精心照顧下,現在龍開運已經能自己上下樓梯。
潘隆炳是村里的精神病患者,在他發作時見人就罵,甚至亂打人,幾個男子漢都制服不了他。每次給他鎮靜和治療后,病人的家人總是說“謝謝你,劉醫生,你來了我們就不慌了。剛才你還沒到,我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辦。”
“劉醫生,謝謝你,這錢你拿著,別退了,你為我跑了那么遠的路,都耽擱你一天了,你就收下吧,以后我也還要找你看病,麻煩你的地方多著呢!”彭仁珠的藥費是40元,他拿100塊錢給劉開華,并堅持不收劉醫生退來的60塊錢,兩人在推拉著。原來這是彭仁珠要給劉醫生的醫藥費、路費和出診費呀。
“出診看病治病是我的職責,這錢我是不會收的,今后有用得著我的地方開口就是,我會隨叫隨到。”劉開華堅決將錢退給了彭仁珠。
劉開華衛校畢業后,就在銅坡村衛生室工作。13年來,這個苗族青年一直在村里從事預防接種、婦幼衛生、農村常見病及多發病的診治等工作,共接待病人10000多人次。他始終牢記“性命相托,健康所系”的誓言,盡一名鄉村醫生的本份,始終用一顆熱心腸對待每一個病人。
在這個美麗的鄉村,在這片淳樸的苗族村寨,無論誰生病,不管路途多遠,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只要鄉親們有困難,他隨叫隨到,哪里需要,他就在哪里。(龍錫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