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17日來到他在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的聯(lián)系點——河南蘭考縣。蘭考是“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工作過的地方。一下車,習近平就直接來到焦裕祿同志紀念館。遇到前來參觀學習的河南省中牟縣的黨員、干部,總書記說:“我們來是同一個目的,我也是來學習的。”(3月18日 共產黨員網)
焦裕祿是懸掛在中國共產黨歷史長廊上的一幅畫像,已經成為了“為人民服務”的一個符號。我們黨有許多像焦裕祿、孔繁森、郭彥森一樣的干部,他們是“黨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 是一面可鑒的明鏡,是共產黨人的精神坐標、形象模板。筆者認為,弘揚“焦裕祿精神”是每一個黨員干部的終身必修課。
多讀一讀焦裕祿式親民愛民“教材”。 焦裕祿精神是永恒的,焦裕祿是一本鮮活的教材。廣大黨員干部要多看一看焦裕祿的事跡,多想一想焦裕祿的境界,親自到蘭考接受一次教育,親身感受一下焦裕祿同志親民愛民的情懷。他上任第一件事不是開會,而是下鄉(xiāng)訪貧問苦,他開縣委會的第一件事不是講話,而是到火車站安撫災民,他把自己當作人民的兒子,為農民雪天送糧,“把黨的溫暖帶給千家萬戶”。他的“焦式”語錄中也滿滿的是對人民的一片深情,“在這大雪擁門的時候,我們不能坐在辦公室里烤火,應該到群眾中間去。” “干部不領,水牛掉井。” “共產黨員應該在群眾最困難的時候,出現(xiàn)在群眾的面前;在群眾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去關心群眾、幫助群眾”。焦裕祿作為“縣委書記的榜樣”,視人民群眾為衣食父母、誠心誠意當人民公仆,始終做到與老百姓心相連、情相依,同呼吸、共命運,彰顯了他親民愛民的公仆本色。“葉離開枝頭是腐爛的開始,干部脫離群眾是腐化的開端。”廣大黨員干部要以焦裕祿精神為標尺,量一量與群眾的距離,不要遺忘了自己的出身,不要遺忘了入黨的誓言,不要遺忘了群眾的疾苦。身居廟堂之上,要有憂民之心,不要與群眾涇渭分明、漸行漸遠。
多學一學焦裕祿式艱苦奮斗“品質”。一床被子用了幾十年,衣服、鞋襪補了又補,只靠一輛自行車和一雙鐵腳板走遍了蘭考大地,訪貧問苦,治沙治澇——焦裕祿身上集中體現(xiàn)了艱苦奮斗的優(yōu)秀品質。和焦裕祿同志相比,我們今天的領導干部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都有了很大改善,但仍有人不滿足,奢靡之風、享樂主義現(xiàn)象不時上演,生活上大肆揮霍,亂花錢、花大錢,講排場,修“土豪”級辦公樓,住高檔酒店,揮霍公款,奢靡享樂之風盛行,忘記了共產黨人艱苦奮斗的根本。“奢靡之始,危亡之漸”。焦裕祿同志艱苦奮斗的精神不僅沒有過時,而且是我們應該大力弘揚的寶貴財富。我們每一個黨員領導干部都應該牢記黨的光榮傳統(tǒng),自我約束,自我克制,自覺防微杜漸,避免摔跤栽跟頭,把滿足個人貪欲、一味追求個人享受視為禍害,把為人民服務,創(chuàng)造經得起實踐、歷史、群眾檢驗的政績作為人生追求。
多做一做焦裕祿式無私奉獻“作業(yè)”。焦裕祿同志在擔任縣委書記的日子里,忠于黨、忠于人民,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給了蘭考人民,在生命最后一刻念念不忘的仍是黨交給的任務。在他的身上,充分地體現(xiàn)了共產黨人無私奉獻的人生觀。也因為他一生的無私奉獻,深深受到人民群眾的愛戴和擁護。黨員干部要有堅定的黨性立場,能自覺做到把黨和人民的事業(yè)作為人生目標的最高追求,真正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入耳、入腦、入心,以無私奉獻的精神品質、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崇高的人格力量樹立良好的形象。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廣大黨員干部應該像焦裕祿同志那樣,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無私奉獻,把“焦裕祿精神”進一步發(fā)揚光大,切實把自己錘煉成黨和人民事業(yè)需要的好干部。(彭圖遠)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