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 唐云芳)昨天是世界讀書日,處在當今信息爆棚的時代,你還會去享受一本書嗎?讀書是一種生活方式,有人從中獲得平和、快樂,也有的人從中獲得知識、技能,書的內涵是廣泛的,每個人都有自己愛書的獨特的理由。
據悉,日前發布的2014國民閱讀調查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77本,遠低于韓國11本,法國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人均每天讀書13.43分鐘,52.8%的人認為自己的閱讀數量很少或比較少。成年國民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率首次超過半數,比2012年上升了9.8個百分點。超9成的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者表示閱讀電子書后就不再購買其紙質版,但也有66.0%的成年國民更傾向于 “拿一本紙質圖書閱讀”。“沒有時間”似乎是很多人不讀書的原因。
“世界讀書日”全稱“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譯“世界圖書日”,最初的創意來自于國際出版商協會。1995年正式確定每年4月23日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設立目的是推動更多的人去閱讀和寫作。
但是,在中國,這個世界性的讀書日還未被社會公眾所知曉,更談不上是節日。據搜狐讀書網站2004年調查顯示:知道“世界讀書日“的人僅占6%,27%的人雖聽說過但不知詳情,67%的人從未聽說過這個日子。
閱讀對人的成長的影響是巨大的,一本好書往往能改變人的一生。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民族的閱讀水平。為共建和諧社會,進一步激發全面讀書的熱情,讓我們認真讀一本好書吧!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