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干部是一個單位、一個地方甚至是一個國家的希望和未來,培養選拔年輕干部事關黨和國家事業能否興旺發達、后繼有人。習近平總書記在組織工作會議上強調,黨在十八大上確定的各項改革目標的實現關鍵在黨、在人。每一項具體任務都要落實到最基層的群眾中去,才能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的碩果。因此必須要建設一支宏大的高素質基層干部隊伍。對那些看得準、有潛力、有發展前途的年輕干部,要有計劃安排地他們去基層接受鍛煉。
鄧小平同志曾指出“沒有基層組織,黨的號召就會像石頭掉在大海里,影子都看不見”。一個優秀的支書,就能帶好一個班子,帶富一方百姓。一名優秀的領導干部,能培養出新時期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如何培養基層年輕干部,讓他們真正學到本領,能擔大任,就成了基層領導干部的必修課。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筆者認為對年輕干部須“高看一眼,厚愛三分”。這就要求領導干部要有識才之眼光、愛才之品質、敬才之風范、用才之膽略,講“臺階”而不摳“臺階”,論資歷而不唯資歷,用發展的眼光、改革的方式、創新的手法來提煉培養人才的好方法,暢通選拔人才的好渠道。
領導干部要敢當“壓肩擔”,壓出年輕人的“韌勁”。自古就有“父母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的說法。趙太后為使長安君有功于國,忍痛將其質于齊國歷盡千辛,而不留于身側,可見其良苦用心。如今對于年輕干部的培養跟要從長遠考慮“敢揮鞭子”、“敢壓擔子”,壓出他們身上的韌勁來。一是要給予年輕干部充分的信任。年輕人資歷淺、閱歷少,缺乏基層工作經驗和崗位磨練是不爭的事實。但不能因此就對他們的工作能力產生懷疑,相反,更應該對那些看得準、有潛力、有發展前途的年輕干部給予充分的信任,破除不放心、怕“出事”的心態,有計劃地安排他們處理一些急難險重的任務,進行多崗位輪訓。對年輕干部要“厚愛三分”,給予充分理解、充分信任,充分關心,多為他們創造能夠接受鍛煉,有助于成長進步的機會。只有充分信任他們,才能增強他們勇挑重擔的信心和勇氣。反之,有可能延誤了干部的成長時機,毀了好苗子,給黨和人民造成人才損失,同時也會影響用人風氣造成人才流失的風險。二是要給予年輕干部充分的鍛煉。要接地氣,才有底氣。年輕干部要想成長成才、擔當重任,必須經受各種磨礪考驗。要有意識地將年輕干部選派到鄉鎮、甚至農村去,讓其在深化改革的主戰場、政策落實的最前沿、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砥礪品質、提高本領。在深化改革的實踐中放眼全局、在政策落實的實踐中增長才干、在服務群眾的實踐中轉變思想。創造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在實踐中腳踏實地,在思想上“仰望星空”,并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踏踏實實干事,清清白白做人,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與重托,用青春書寫出人生的華彩篇章。三是要給與年輕干部充分的空間。“橘生于南則為橘,生于北則為枳”。許多年輕干部往往有沖勁,思想活卻沒有出彩,有一部分問題出在環境上。營造一個輕松、愉悅和諧的工作環境,讓年輕干部很快適應新的角色,融入新崗位更有利于年輕干部的成長。“壓擔子”不是一點小事做得不夠理想,就大肆批評,亂說一氣,不予指導。毫無疑問,這會壓制年輕干部的積極性,是有礙年輕干部的成長的。給予年輕干部充分的空間,使其在和諧的氛圍中接受充分的考驗和鍛煉,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領導干部要甘當“登天梯”,托起年輕人的夢想。毛澤東同志在論述主客觀、內外因這對辯證關系時曾有這樣一段精彩的描述:“軍事家活動的舞臺建筑在客觀物質條件的上面,然而軍事家憑著這個舞臺,卻可以導演出許多有聲有色威武雄壯的話劇來。”軍事家是否具有“導演”才能的內在素質是一個決定性的因素,同時,能否獲得這個“舞臺”也是一個不可缺少的條件。在選拔和培養年輕干部時一是要解放思想,打破選拔“瓶頸”。逐漸破除論資排輩、求全責備、遷就照顧等陳舊落后觀念。一些有才干的年輕干部上不來,很大程度是被“論資排輩”等落后的習慣勢力蓋住了。有些已經進了班子的年輕干部,也常常由于“論資排輩”的影響發揮不了作用。這就要求領導干部要從黨的事業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摒棄舊觀念、轉變新思想、創造新機制,既尊重人才成長的一般規律,又把握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特殊規律,對特別優秀的年輕干部要及時起用,給他們提供“可以導演出許多有聲有色威武雄壯的話劇來”的舞臺 ,使他們盡快擔當起歷史重任。二是要實事求是,擴充“源頭活水”。“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既要堅持標準、好中選優,又要注重擇優的廣泛性,豐富源頭活水。應在“立標桿、拓眼界、擴儲備”上下工夫。立標桿,就是要給年輕干部樹立“風向標”,旗幟鮮明地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標準;拓眼界,就是不僅要看到黨員干部,也要看到黨外干部;不僅要看到黨政領導干部,也要看到專業人才干部;不僅要看到當地干部,也要看到其他地方的干部,真正以開闊的眼界和包容的情懷,把各方面的優秀年輕干部培養出來。擴儲備,就是要打造優秀年輕干部的“人才庫”,始終保持一定數量,呈現出數量、質量和梯隊性的有機結合,以利于“在多數人中選人”,提高選拔質量。三是要胸懷寬廣,甘作他人“嫁衣”。培養和選拔年輕干部是領導義不容辭的責任,務必堅持公道正派,絕不能私相授之,也不能搞“授爵公堂、感恩私室”。這就要求領導干部應當具有寬廣的胸懷,甘當人梯終不悔,愿為他人作嫁衣的高尚品格。這種品格表現在為別人的提升,表現出由衷的高興;為別人的進步,表現出真心的欣慰。看到優秀干部健康成長、不斷進步,看到黨和人民的事業薪火相傳、后繼有人,作為培養人是莫大的幸福和無尚的榮光。
年輕干部的成長非一日之功,即需要靠組織的培養、領導的關心,又離不開自身的努力。黨性修養、思想覺悟、干事才能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自然提高,年輕干部素質能力提升離不開終生的努力學習。肩上有了“擔子”,腳下還需自我“加碼”,才能逆流而上、茁壯成長、勇挑重擔,扛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大旗。(王雪鋒)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