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筆者從剛剛結束的全省半年經濟工作會議暨全省第二次民營經濟發展大會獲悉,施秉縣蔣秀菊、龍祿穎兩位苗族繡娘被表彰為“全省百佳創業小老板”。
蔣秀菊大學畢業,卻放棄一份舒適的工作,回鄉創辦貴州榜香郁苗繡服飾開發有限公司。當時,由于多種原因影響,企業面臨瓦解,繡娘即將打包回家。她痛心,但舉步維艱,這時有政府的鼎力扶持和繡娘們的全心幫助,終于挺過了難關。她看到了傳承和發展苗繡的希望,更加堅定了挖掘、保護和傳承苗族文化的信心和決心。
十多年前,她從一家不起眼的門店注冊公司,有了自己品牌“榜香郁”,進而發展成為貴州省輕紡文化產業的領軍企業,貴州省民營企業的知名品牌企業。目前,公司資產總額1236萬元,有“榜香郁苗繡”生產基地、專賣店、博物館、刺繡文化研發中心等,共15個,帶動參與刺繡生產、經營等人員1320人。
近年來,公司又連續兩次被確定為全國少數民族特需商品定點生產企業,2013至2014年,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貴州省傳統手工藝傳承保護示范單位等榮譽。由此,蔣秀菊也先后獲得“最美貴州人”、貴州十大“最美青年”、“貴州甲秀文化人才”等殊榮。
與蔣秀菊有著同樣創業經歷的龍祿穎,先后被評為州、縣“十佳農民工創業之星”、“巾幗創業帶頭人”、“苗族刺繡傳承人”等榮譽稱號。
龍祿穎告訴筆者,她十多歲到廣州一繡花公司打工,通過加函授管理和營銷,當取得大專文憑后,返鄉創建舞水云臺旅游商品開發有限公司,注冊“蝴蝶媽媽”品牌,產品有領帶、圍巾、披巾、苗族時裝、壁掛繡片、民間風俗畫等手工苗繡文化系列產品,多次展銷歐洲、美洲等國家。
她開創了以手工作坊的形式,在當地帶動了一批婦女做出了第一批苗族刺繡產品,走上了自主創業改變家鄉面貌的道路。僅2013年,公司銷售額突破了960萬,還帶動數以百計的農村留守苗族婦女就業。(彭應梅)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