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運輸部長亞歷山大·多布林特7日公布機動車收費方案,外國車免費使用德國道路的時代將結束。此前,德國不向普通車輛收過取路費。
1年能帶來6億歐元收入
今后,在德國以外注冊的機動車使用德國道路將收費:行駛10日收費10歐元(約合84元人民幣);兩個月收費20歐元(約合168元人民幣);年費平均為88歐元(約合742元人民幣),具體數額依據車輛重量、車齡和發動機排量等因素而定。駕車人可在網上或加油站付款,購買繳費證明。
一旦收費方案形成法律,將于2016年開始執行。
多布林特說,每年大約有1.7億人次駕駛外國車在德國行駛。預計向外國車收費每年將為德國政府帶來6億歐元(約合8億美元)收入,所收費用將用于道路維護和改造。
歐盟約20個國家收過路費 德國基本不收
德國的高速公路網絡是全歐洲最大的,也是投資最多的,但至今絕大部分道路的維修保養費用都是由政府從稅收中支付。除了對12噸以上的卡車征收高速公路通行費外,沒有向普通車輛征收過路過橋費。近年來,德國政府內部就該不該對所有車輛征收過路費開展過多次討論。
歐盟中,大約有20個國家收過路費。德國與9個國家接壤,在歐洲國家中鄰國最多。在交通量大的德國南部,居民一直抱怨,他們在鄰國奧地利和瑞士開車需要繳過路費,而外國人在德國行車卻免費。“我們想彌補這一差距。”多布林特說。
向外國車收過路費是多布林特所在的德國南部巴伐利亞政黨基督教社會聯盟在去年議會選舉中提出的重要主張。
鑒于歐盟要求成員國對本國和外國駕車人一視同仁,德國政府也將向德國公民收費,但是將以減稅形式繼續免費。
德國收費計劃
引發歐盟國家不滿
德國向外國車收費的計劃引起一些歐盟國家不滿。負責交通的歐盟委員西姆·卡拉斯的發言人接受記者采訪時拒絕對德方新政發表評論,僅說“非歧視是歐盟法律的一項基本原則”。
奧地利運輸部長多麗絲·布雷斯認定德國的收費計劃構成歧視,奧地利將“采用一切法律手段予以阻止”。但多布林特說,德國的做法符合歐盟規定。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