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貴州省衛生廳獲悉,今年除了要求三級醫院要力爭門診預約率達到門診量的50%以上外,還將擬建全省統一的看病預約平臺。
記者走訪發現,對于“預約掛號”這項便民服務,雖然各大醫院推出已有5年之久,但不少市民仍感覺有點“美中不足”。
便民服務“不叫座”
網上預約掛號、電話預約掛號、現場預約掛號,貴陽各大醫院早在幾年前就推出了這種便民服務。記者從貴醫附院了解到,早在2009年該醫院就推出了網上預約和電話預約服務,在門診掛號大廳的墻上還張貼了宣傳海報,詳細說明了網上入預約掛號。
不過,記者在掛號大廳隨機采訪了多位市民,發現知曉這項服務的很少,用過后不想再用的占多數。
一位年輕的女士說,自己使用過網上預約掛號,但是感覺不好用,“專家掛號太少,一直掛不了,又沒法在線咨詢,所以干脆還是來現場掛號了。”對于電話預約,一位曾經嘗試過的市民說,交流起來不是很方便,不知道掛哪個醫生,所以還是自己來掛號,安心得多。
一位醫生說,目前該院的預約門診服務能占到全院門診的一半以上,可是大部分屬于現場預約,而電話預約和網上預約僅占三成左右。他分析,現場預約較多是因為現場掛號落空后的最后選擇,“比如說今天來看病,掛號落空,就干脆在現場預約明天的號,這樣的現象比較普遍。”
預約方式
各有缺點
“并非所有的人都適用于網上預約。”一位醫生指出,目前網上掛號沒有在線咨詢功能,病人看什么科,找哪位醫生比較好,都沒法問,對于缺乏醫療知識的病人來說,導醫的作用非常明顯,病人自己很難準確根據自己的癥狀去判斷應該在網上預約哪個科室和專家。“因此,網上預約僅限于老病號,看固定科室。但是不少又是老年人,使用網上掛號只能依靠子女,因此很少人選擇。”
目前,從貴陽幾家大型醫院的運行情況來看,三種預約方式中病人更愿意通過電話預約或者現場預約就醫。“電話預約的準確度比較高,但是也難精確做分診處理,我們的接線護士只能建議掛什么科,一旦不對癥,轉門診號對患者而言,也是件麻煩事。”省人民醫院一位預約護士說。
預約中,大多數人比較接受的是現場預約,其缺點就是病人有可能要到醫院跑兩趟,所以更多的病人還是選擇到醫院排隊掛號看病。
多種現實情況
制約預約服務
據了解,不少醫院的專家號是限制掛號數量的。以貴醫附院為例,特需專家每周看診一天,限三十個號,只有10%可接受網上掛號,也就是說只有三個名額,而電話預約也有一定的份額。院方解釋,這是為了來讓現場掛號的市民也能掛到專家號。另外,一些科室十分搶手,幾乎沒法在網上掛到。目前來看,預約率高的科室都是需要復診和檢查,如產科、口腔科。
“大部分人都是生病直接就來到醫院掛號。網上預約只能掛下周的號,病人預約以后至少還要等兩天才能看病。而醫院除了專家號每天有限制外,普通號都是不限制數量的,在醫院可以輕松掛到號。所以如果不是特定要哪個專家看病的,即使不預約也能看到病。”貴醫附院一位醫生表示,因為號源充足和看病習慣,因此門診預約服務想要發展,確實很難。(記者 張梅)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