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2日,貴州建工集團與中國通信信號股份公司簽訂第一期5億元戰略合作協議。嚴 毓
2013年12月26日,剛從柬埔寨NOGA項目歸來的貴州建工集團公司省外國外市場部副經理謝勇來不及回家休息,立馬趕到總部參加公司“持續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會。這次會議不是普通工作會議,是公司全面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省委四次全會、中央和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而開的改革工作部署會,內容涉及產權制度改革等重大內容,拉開了建工集團全面深化改革的序幕。
作為我省唯一的國有獨資大型建筑施工特級企業,貴州建工集團有限公司誕生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發展歷程一波三折,歷盡艱辛。從1983年省建工局改制為貴州省建筑工程總公司起,企業改革一次比一次深入,效果一次比一次好,職工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企業也從一個虧損嚴重、負債累累、瀕臨破產、職工上街的特困企業發展成為全國知名、省內一枝獨秀的貴州建筑業領軍企業。
改革是企業發展的核動力源。多年以來,建工集團公司黨委堅持正確的國企改革方向,大膽創新,努力改大改強改優國有企業。
產權制度改革
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集團從2006年開始,逐步對所屬服務公司、物資供應公司、監理公司、子校、幼兒園等單位進行了主輔分離改革,企業輕裝上陣,卸下了包袱,整合資源,以全新面貌參與市場競爭,市場占有率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增強,2005年全集團扭虧為盈;2010年,企業跨入雙百億企業行列,2012年承接任務350億元,完成產值180億元,交納各種稅費7億多元。
2013年,集團對所屬巖土公司、租賃公司、九公司進行了產權制度改革。在保證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前提下,對規模小、競爭力弱的巖土公司進行了國有產權轉讓,從混合所有制經濟到完全民營化;引進戰略投資者中國招商集團深圳港灣公司對租賃公司進行了投資主體多元化,打造混合所有制經濟,使內地企業與珠三角、長三角經濟圈深度融合,拓展了企業經營領域和市場空間;積極對接央企尋求發展,于2013年12月12日與中國鐵路通信信號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引進5億元對九公司實行產權重組的同時,對集團投資公司參股30%,引進央企戰略投資,深度實施股權改革,推動了中央企業與地方經濟對接,構建了國有經濟合作共贏新格局;積極實施區域化帶動戰略,與銅仁市政府深度合作,投資億元按“6:4”比例成立建工集團銅仁公司,整合地方建筑業資源,使企業觸角深入州市。
三項制度改革
能者上 庸者下 平者讓
從2000年開始,積極推行以“勞動、人事、工資”為主要內容的三項制度改革,完善激勵約束機制,以市場份額決定進退流轉,以企業效益決定員工收入,對企業冗員有序分流。以推行全員競爭上崗、競爭型選拔干部以及實行干部聘用制、任期制等為內容,全面實行干部人事改革,任期滿干部全體起立,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讓。各企業總會計師、總經濟師、總工程師及人事等關鍵崗位實行三年輪崗制,有效防范了腐敗,提高了效益。按照人力資本理念,開展人才“選、育、留、汰”工作。
三項制度改革極大調動了廣大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造就了一支1800多名一二級建造師、近2000名中高級人員為骨干的懂經營、善管理、技術精、能搏擊市場險風惡浪的精英人才團隊,為集團搏擊市場奠定了堅實基礎。
推進科技改革
建立產學研一體化平臺
建工集團積極推進科技領域的改革與創新,高度重視科技人才的價值,積極將人力資源的資質和智力成果納入收入分配,允許專利、工法等投資入股。積極與各大知名科研院所建立產學研一體化平臺,及時有效地把具有開發價值的項目和產品迅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科技改革與創新帶來了豐碩成果,近幾年,集團榮獲了162項國家級省級工法、專利,50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科技創新獎及科技成果獎、116項國家級、省部級各類樣板示范工地,組織編印的200余萬字《建筑工程施工工藝標準》在全省推廣應用,為建工集團參與市場競爭贏得了主動和優勢。
改革再進發
奮力打造現代企業集團
積極穩妥和深入有效的企業改革,激發了企業活力,推動了企業的科學健康發展。2013年集團公司承接任務450億元,完成產值217億元,實現利稅9億元,職工收入同比增長超過15%,企業列入中國承包商60強(排名35)和最具成長性企業,獲“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科學技術獎”和“全國科技創新先進企業”等多項榮譽。目前,該公司具有1項房屋建筑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和9項壹級資質、152項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增項資質,是貴州建筑業的領軍企業。
十八屆三中全會吹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目前,建工集團積極響應中央號召,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未來三年全部完成省屬國有大中型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的戰略部署,以市場化方向實施改革改制改組,努力建立一個以資本為紐帶、以資源整合為平臺、以法人治理結構為重點、以股權多元化為特點的現代企業集團,保持貴州建筑業領軍企業地位,實現省政府對建工集團提出“要逐步發展成為貴州民建和工建的龍頭企業、成為貴州企業‘走出去’的后起之秀、成為在全競爭領域人盡其才的示范性企業”的三大目標。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