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凈山美景彭澤良攝 (貴景網發)
編者按
怎樣加快發展旅游業?如何解決保護和發展的矛盾?旅游業怎樣帶動經濟社會全面提升?對于這些問題,貴州近年來階段性發展的經驗,給出一份答案。
2013年,國家旅游局從全國層面,對貴州旅游業發展路徑、模式進行調研、解析和總結。2014新年伊始,國家旅游局主管的《中國旅游報》刊發連續報道,從貴州旅游的路徑選擇、資源理念、平臺推動、難點攻克、未來轉型等多個角度進行報道,在全國旅游行業引起強烈反響。本報節選部分精彩內容,以饗讀者。
因為貴州,云貴高原的旅游更加異彩紛呈。
一批世界級的新興景區群星般涌現,梵凈山、西江苗寨、百里杜鵑……豐富著貴州旅游的表情。
一批世界級的老牌景區深層次挖掘,黃果樹、龍宮、遵義會議……重塑著貴州旅游的張力。
一批生動的旅游形象口號,多彩貴州、爽爽貴陽……顛覆著人們對貴州旅游的認知和評價。
一組組靚麗的數字,則印證著貴州旅游奮發的足跡:
過去5年,貴州省旅游總收入、接待總人數年均增幅分別達29.4%、27.9%,均超過全國增速10個百分點以上,同時旅游業總收入在GDP中占比高達27.3%,形成“保護一方山水、傳承一方文化、造福一方百姓、促進一方經濟、推動一方發展”的“貴州特色”。
人文和自然的原生態,在貴州旅游的躍進中,被完整地保留下來。貴州的別樣風情,將成為未來貴州旅游發展的發酵池和倍增器。
后發趕超:探索屬于自己的科學路徑
貴州旅游業的后發趕超,就是要跨越一些階段,成為后工業化時期的產業。因此,需要機制的保障。
這是一個什么機制?
對全國旅游業而言,這好像并不是創新。其基本形態,就是黨政主導、統籌協調、齊抓共管旅游業的領導體制。但是貴州把它做實了,實而又實。
貴州2007年充實和完善了旅游發展和改革領導小組,省委副書記任組長,常委副省長和常委宣傳部長任副組長,小組成員包括發改、旅游、建設等40個省級部門和9個市州分管領導,辦公室設在省旅游局。
這不是空架子,而是實抓實干。
在這個領導體制的堅強保證下,“十一五”以來,貴州突出發揮了政府在戰略制定、規劃實施、市場監管和輿論引導等方面的作用,注意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旅游市場在全省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得到深化。
貴州省委省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文件,把旅游業作為特色優勢產業和第三產業重點來培育和發展,以大旅游的視角引導,大聯合的行動促進,大手筆的舉措推動。
省委省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的意見》、《關于深化旅游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省委省政府聯合下發了《關于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的意見》,省政府出臺了《貴州省旅游商品產業振興計劃》,編制和印發了《貴州省生態文化旅游創新區產業發展規劃》,省政府辦公廳下發了《100個旅游景區建設2013年工作方案的通知》。
如此之多的政策措施,這在貴州各業中少有,在貴州旅游業中前所未有。
在領導體制確立以后,還要創造推進戰略目標落地的平臺。貴州充分運用了旅游產業發展大會這個獨特平臺,并越來越顯示出其推動力。
從2006年起,貴州八年八次,一步一步把“項目提速、產品升級、環境優化、設施完善、業態創新、品牌締造”和全省主要黨政干部共議、共學、共推的旅發大會,做成了一個全平臺。
每一屆旅發大會,由一個市州靠競爭后承辦。省委、省政府、省人大和省政協四套班子一把手出席,各個市州黨政一把手、省直機關及旅游企業代表同時參加。目前,8屆旅發大會,已經有8個市州輪流競爭承辦。今年,第9屆旅發大會將在貴陽市舉辦。到時,貴州9個市州正好經過一輪的循環。
8屆旅發大會,一屆比一屆力度強。省里每屆都出臺《支持承辦地加快旅游發展的意見》,推動承辦地基礎設施和精品景區建設。而通過競爭承辦旅發大會,旅游發展由省級推動轉化為各地的主動。每一屆旅發大會都推動承辦地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環境建設提前五年跨越發展。
經過8屆旅發大會的帶動,采用“政府主導、部門聯手、企業跟進、媒體造勢”的捆綁推進營銷,“確定一個主題,熔鑄一個亮點,打造一個精品”,形成了宣傳、文化、旅游、體育、農業等跨行業融合發展的格局。
八年八次連續地舉辦,一以貫之,前所未有。
政府為企業優化環境,力度之強,前所未有。
推動五年跨越式發展,影響之大,前所未有。
一個會議,形成一次市場聚集、突破發展;一個會議,形成一次優勢整合、資源聚合。
這種機制統領,是貴州在新形勢下,適應當地特色和發展需要的新探索,推動著旅游業成為貴州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支“奇兵”。
后發趕超:逼出來的戰略選擇
貴州自然風光優美,民族文化燦爛,旅游資源豐富。正因為這些條件優勢,貴州的旅游發展起步較早。
但貴州經濟落后,多山的地形加上交通條件落后等環境制約,旅游經濟在較長的時間里波瀾不驚。
一種意見認為,中國旅游業發展面臨新的階段性需求,增長的主要動力正從入境旅游轉向大眾旅游,貴州依賴獨特的資源,旅游發展面臨黃金機遇期。只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高起點規劃,綜合性開發,保護中發展,貴州旅游一定能后發趕超,并帶動全省其他經濟的發展。
這是保護和發展問題的爭論,也是產業發展選擇路徑的爭論,更是具體推動戰術的爭論。
爭論,是為了探索出科學的道路。
省領導班子在爭論中統一了思想。幾任省領導班子堅持認為,要克服保護和加快發展之間的矛盾,越是欠發達地區,越是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越是要全面看待GDP,越是要正確認識旅游對經濟社會的全面帶動作用。
率先發展旅游業的目標確定后,路徑怎么選擇?按貴州的市場自然發育程度和經濟實力,必須積聚全省之力,這無疑需要由省委省政府高端發力。
于是,機制統領顯示出威力,對自上而下推動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
“既堅持能快則快,又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謀求一時之快;既堅決保住青山綠水,又決不把青山綠水與世隔絕封存起來。始終用和諧發展的理念來謀劃和指導旅游業健康發展,用健康發展的旅游業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這成為探索中形成的科學發展觀。
全省出臺了一系列文件,確保加快發展旅游業扎扎實實成為全省戰略。
經過省委省政府的強力推動,貴州旅游業后發趕超已經在全省形成了明確思路,在全省相關方面形成了戰略協同,在全省各市州縣形成了目標定位。
機制統領,是貴州對黨政主導模式的發展和提升,是在新形勢下,從實際出發的新探索。
國家旅游局局長邵琪偉高度肯定貴州的戰略選擇和以旅游產業發展大會促進旅游業發展的工作方式,認為貴州是西部地區旅游業后發趕超的典范。
后發趕超:貴州旅游的完美注釋
貴州旅游業的崛起,使貴州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底色一亮:一個山清水秀、適合人居的現代貴州,正在浮出水面。
機制統領,推動了戰略體系設計的出臺。
在連續幾屆貴州省委政府出臺文件科學規劃和指導旅游發展的同時,各地也相繼制定出臺了支持旅游業加快發展的相關政策文件。
機制統領,推動了高層決策的科學貫徹。
2012年1月,國務院出臺《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號文件),明確了貴州建設“文化旅游發展創新區”的戰略定位,提出“世界知名、國內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閑度假勝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的戰略目標。
國家旅游局把貴州作為一個旅游業后發地區予以重點扶持,引導貴州進一步擺正旅游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位置,從戰略層面支持貴州旅游業發展。2006年以來,國家旅游局局領導連續八年參加貴州旅發大會,助推貴州旅游業發展。
在國家旅游局的指導下,圍繞國發2號文件制定的發展目標,2012年,貴州省編制完成了《貴州生態文化旅游創新區產業發展規劃》,旅游產業頂層設計更加清晰。
機制統領,推動了發展瓶頸的破解。
交通一直是旅游發展的瓶頸。目前,隨著貴州省高速公路建設3年會戰的推進,以貴陽為中心7小時高鐵圈的形成,“一干十三支”航空網絡的構建,貴州旅游“大交通”難題將得到解決。在未來的三到五年,貴州旅游的潛力將會爆發式釋放。
機制統領,推動了貴州旅游的不斷升級。
從2013年起,貴州把重點打造“5個100工程”作為發展平臺。同年5月,貴州省召開了100個旅游景區建設推進會。省長陳敏爾在會上提出,要充分認識旅游景區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開闊眼界、開拓思路,跳出景區看景區,跳出景區發展景區,重中之重地打造一些大景區、高水平的景區,要在大規劃推進的前提下,突出100個重點景區建設提升。這種集約式推進、超常規發展的方式,將推動100個旅游景區的升級,貴州旅游的資源優勢將更加彰顯。
正是有了機制統領,貴州旅游,正成為我國旅游業戰略性支柱產業形成和完善的一個重要標志和嶄新樣本。
有了貴州旅游的完美注釋,今后20年,云貴川在中國旅游版圖上將成為一個整體的旅游高地,創造世界旅游格局中“山地旅游目的地”的新形象。(作者:高舜禮 李旭波 馮穎 何春)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