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合:貴州省生態文明建設大會
強調不簡單以經濟增長論英雄,不是不要發展,而是要扭轉只要經濟增長不顧其他各項事業發展的思路。一個地方工作怎么樣,既要看生產力發展情況,也要看生態文明建設的實際成效。
“處理好生態保護與發展的關系,大意不得!”6月9日,貴州省委書記趙克志在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大會上告誡領導干部。
貴州山川秀麗,生態環境良好。但是,喀斯特地貌分布較廣,使得生態十分脆弱,損害后難以修復和恢復。同時,貧困落后是貴州的主要壓力,加快發展是貴州的根本任務。
趙克志說,兩種思想要不得:一種認為發展不可避免要破壞環境,因此寧慢勿快,否則得不償失;另一種認為擺脫貧困必須加快發展,付出環境代價在所難免。“強調發展不能破壞生態環境是對的,但為保護生態環境而不敢邁出發展步伐就有點絕對化了,我們要讓守住發展和生態底線的思想落地生根,既要金山銀山,也要守住綠水青山。”
如何把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趙克志說,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把生態環境轉化為生產力,關鍵是要樹立正確的發展思路,因地制宜選擇好發展產業。
6月5日,國家發改委等六部門批復《貴州省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趙克志說,建設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我們應該做好先行示范。他特別提到,要探索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對領導干部實行自然資源資產責任審計,堅持誰決策、誰負責,堅持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堅持對環境污染、破壞生態“零容忍”。
最后,趙克志說,我們強調不簡單以經濟增長論英雄,不是不要發展了,而是要扭轉只要經濟增長不顧其他各項事業發展的思路,扭轉為了經濟增長數字不顧一切、不計后果、最后得不償失的做法。一個地方工作怎么樣,既要看生產力發展情況,也要看生態文明建設的實際成效。
《人民日報》六月十三日報道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