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走訪:少有醫院提供防護
記者走訪多家醫院看到,放射診療工作場所的入口處,都設有電離輻射警告標志和X射線防護知識,在機房門上方有工作指示燈,綠色燈亮時,等候在檢查室外的患者方可進入接受檢查。然而,記者詢問得知,很少有醫院主動為患者提供防護用具,患者也不知道可以向院方提出防護要求。
“做檢查接受放射的時間短、劑量少,基本上沒有傷害,用不著防護。”記者以患者身份咨詢時,某三甲醫院CT檢查室醫護人員說,如果受檢者要求,他們可以提供防輻射的鉛衣。
記者從貴陽市衛生監督局了解到,為保證放射診療工作質量和放射防護安全,保障放射診療工作人員、患者和公眾的健康權益,市衛生監督局近期開展查處衛生違法案件專項行動,在查處的700余起案件里,有23起涉及放射診療方面。
“X光拍片做防護了嗎?”在貴陽市某三甲醫院胸透檢查室外,記者現場采訪了幾位等候做胸透的市民,無一例外得到否定的答復。他們表示,醫生沒有提醒可用防輻射用具,自己也覺得沒有這個必要。
“醫生天天工作都沒防護,我們做個檢查不會有多大的輻射。”一名等候檢查結果的大姐說。
CT檢查室外,幾位帶孩子做檢查的家長正在排隊。一名8歲女孩走出診室,她告訴記者檢查時就直接躺在儀器上。“沒聽說做CT需要防護,醫生不提我們也不會要求。”女孩的媽媽說。
張先生的孩子2歲,因為頭部受傷來做CT檢查。
“我知道有輻射,但是看病哪里顧得上這么多,不敢跟醫生提要求。”張先生搖搖頭說。
衛生監督局:醫院有義務提供防護用具
貴陽市衛生監督局監督三科科長翟大偉說,人體的甲狀腺、乳腺、生殖腺等腺體對放射線十分敏感,不僅會導致免疫力下降,還可能因照射X光誘發癌癥、白血病或其他遺傳性疾病。
“市民應盡量不接觸射線或少接觸射線,做檢查時要對非照射部位,特別是脖子、眼睛、敏感器官等進行屏蔽防護,可減少90%的輻射。確需要陪檢的,應對陪檢者采取必要的防
市民:不會主動要求護措施。”翟大偉說,各醫院有義務配備包括頭罩、眼罩、頸部防護圍脖、胸部防護衣、防護圍裙等放射防護用品,市民也應有自我保護意識,在做CT、DR、CR、牙科、乳腺等X射線拍片或透視檢查時,應主動向醫院提出佩戴防護服。如院方拒絕或缺乏防護設備,市民可撥打市衛生監督局舉報電話5667956、云巖區6769276、南明區5826655、花溪區3624158、烏當區6846138、白云區4831751、觀山湖4119450、清鎮市2513771、修文縣2327577、息烽縣7727586、開陽縣7222286進行舉報。
另外,翟大偉提醒:嬰幼兒及少年除必須需要外,不進行X射線影像檢查。育齡婦女腹部或骨盆進行核素顯像檢查或X射線檢查前,應告知醫生是否懷孕,非特殊需要,受孕后八至十五周的育齡婦女,不得進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檢查。(沈詩潔)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