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城市管理局呼吁:市民切勿向車窗外拋物,別讓環衛工人涉險。同時,也希望駕駛員看到橘黃色反光背心,請慢一點!”
傷亡,有時就因為撿拾一個塑料瓶
據了解,一直以來,有少部分市民習慣向車窗外拋撒垃圾,這些垃圾要么散落在快車道中,要么掉在綠化隔離帶上,都是車速快、安全隱患大的地方。
“有時候就是為了拾撿一個塑料瓶、一張紙巾,環衛工人要趁著紅燈間隙到馬路中央,既要眼疾手快,還要腿腳利索,稍有大意,極可能在車流中傷亡。”貴陽市環境衛生管理中心負責人介紹,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經發生環衛工人傷亡46起,傷亡人數65人,其中重傷4人,死亡1人。
“車窗拋物,對車主來說,拋掉的是公德;對一個城市來說,失去的是文明;而對城市環衛工作者而言,失去的卻是足夠的安全保障。“為此,市城管局、市環境衛生管理中心進行杜絕“車窗拋物”的宣傳,印制了5萬份《溫馨提示》及相關法律法規在大十字廣場散發,呼吁廣大巿民:不向車窗外亂扔垃圾,不僅保護了環境,保護了環衛工人的生命安全,保證了行車安全,更是市民文明素質的一個體現。
下一步,環衛部門還將通過督查車輛上安裝的監控探頭,以及與交警部門共享“天眼”資源,不定時抓拍取證向車外亂扔雜物行為,按照相關法規予以處罰。
超負荷工作環衛工人注意力下降
環衛工人成為交通事故的“高危人群”,究竟原因何在?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調查。
“每人每天至少需要清掃6000—8000平方米的街路,清掃面積相當于一個標準足球場大小,這就是貴陽市環衛工人正在承擔的艱巨工作量。”貴陽市城管局環衛處處長周小慶稱,20余條主干道,以及上百條次干道和小街小巷的清掃、保潔,時間也達到每天12至13個小時,環衛工人肩負的工作量之大不言而喻。超負荷的工作,勞動強度之大,導致環衛工人注意力下降。
負責貴陽市甲秀樓至省委段環境衛生的鄧興明說,該路段是貴陽的重點街道,咱們工人每天都必須做到早掃、午掃、晚掃。如果遇到節假日或者有大型活動,就要延時;要是冬天下雪,有時就要清掃到深夜或者后半夜。重點街路必須是夜間清掃、白天保潔,這樣可以避免灰塵飛揚,不影響城市形象,也不影響行人和車輛出行。
“整個白天街道都要保潔。每個工人劃分出數百米路段,不管是車行道還是人行道,只要有臟物都要及時清除。白天街道上車輛多,車速快。有時,有東西被風刮到道路上時,我們就要穿過街道及時清掃掉。這就更增加了危險性。我們大腦也一直處于高度緊張狀態,注意力也相對下降,容易造成事故的發生啊。”鄧興明說。
環衛工人最怕“黑色兩小時”
環衛工人同交警一樣都是工作在道路上,機動車駕駛人看到交警一般都會減速禮讓,而環衛工人則沒有這個“待遇”。環衛工人遭遇的意外傷害事故絕大多數系汽車、摩托車肇事引發。
據貴陽市城管局介紹,今年傷亡的環衛工人中,因車禍受傷占據總數的60%。而這些事故多數是在凌晨越上下班交通高峰期發生的。
“特別是凌晨,由于貴陽市相關規定,環衛工人必須在清晨7點前完成所有路面清掃工作,因此,他們只能深夜加班,通常工作時間在4點至6點間,而這段‘黎明前的黑暗’,被環衛工人稱為‘黑色兩小時’。”周小慶告訴記者,今年因車禍致死的5人中,4人都死于這個時段。
據貴陽交警支隊介紹,按照交通心理學和交通統計學研究,每天早5:00到8:00,晚7:00到9:00是人體腦電波最弱的時期,這也是事故高發的時間段,而這兩段時間正好與環衛工人的工作時間吻合。
負責遵義路環境衛生的環衛工人王大姐說:“早上起來干活,自己狀態就不是很好,比較困,注意力也不集中。每天天蒙蒙亮,我穿上工作服準備出門的時候,丈夫總是叮囑我,說街上車多,要我注意安全。”
王大姐稱,早上那段時間車少,但是開的特別快,咱們這些工人干活都得萬分小心,稍不留神就會出危險。“特別是冬天,天還沒亮,天氣也冷,地也滑。”王大姐說:“我記得有一次,我有個同事在一條馬路的轉角處清掃,一輛車開得挺快,一下轉彎過來差點撞上我的同事,好在同事躲開了。”
看到橘黃色反光背心,請您慢一點!
“環衛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師’,但他們的血肉之軀卻難以抵擋汽車的鋼鐵之軀,致使他們在馬路上作業時卻頻頻發生交通事故。那么,保護環衛工人脆弱的生命,我們能做些什么?”貴陽市交警部門提醒: “首先,對于廣大的駕駛員來說,在開車的過程中,請關注一下我們的橘黃色反光背心,放慢你們的車速,尤其是在凌晨的時候,當你覺得凌晨車少可以開快車的時候,請記住馬路上還有我們的環衛工人在作業。同時,對于廣大市民來說,我們能為環衛工人做的事情是,千萬別從車里往馬路上亂扔垃圾,因為你扔在馬路上的一個煙蒂或者一塊小紙片,都會讓環衛工人穿梭在車流中清掃大街,去撿起那個煙蒂或那張紙片,增加了他們的工作危險。
貴陽市城管局表示,因為工作的特殊性,環衛工人亦然成為交通事故傷亡事故的高危人群。為此,城管部門就提高了危險路段機械化清掃作業的覆蓋率,利用機械化代替人工清掃作業的方式,盡可能減少環衛工人作業安全隱患,希望最大程度的保障全市10000多名環衛工人的人身安全。
據悉,針對向車外亂扔雜物行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最高可以處罰500元。
交警提示:環衛工人干活別忘保護自己
1、必須穿有反光效果的環衛制服,環衛制服不僅是環衛工人的一個標志,更是一把保護傘,尤其是在大霧天氣、光線暗淡的地方,它能提醒司機,前方有環衛工人正在作業。
2、清掃時一定要面對來車方向。在很多環衛工人被撞的交通事故中,環衛工人都是背對著來車的,這樣環衛工人就無法得知自己的身后是什么樣的交通情況,在加上有的時候環衛工人埋頭彎腰工作,導致駕駛不能駕駛看見環衛工人,等駕駛員看見的時候,就算緊急剎車也來不及避讓,因為緊急剎車后車由于慣性車還得往前走一段距離才會停下。
3、環衛工人在作業時盡量避免使用大型的清掃工具。因為大型的清掃工具容易被過往車輛掛到,由于車在行駛時會有很大的力量,一旦掛到環衛工人正在作業的清掃工具,就很可能將環衛工人卷入車底或者造成其他的危險。就算是非要使用大型的工具進行作業,比如長把的掃帚,就一定要主要人和工具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作業時舞動工作的動作別太大。
4、環衛工人在進行大型作業時,比如停車裝載垃圾等,一定要在來車前方擺放上三角木等提示標志。
5、在雪凝、大霧等惡劣天氣下,環衛工人還應做好防滑措施,在處理不適宜用手工作業方式進行清掃的沙石、油污、易燃易爆垃圾時,應及時擺好警示標志,同時通知有關部門,不要自行處理。(記者 胡銳)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