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筆塔尖揮灑水墨靈韻,思州古地再涌國寶硯香。
近日,古思州治地岑鞏縣通過亞洲旅游業品牌研究會專家組從區位環境、特色文化、自然風情、綠色環保等11個方面的綜合評價,結合網絡票數,從全國入圍、申報的近1300多家旅游目的地城市中脫穎而出,榮登“亞洲金旅獎·2015大中華區旅游文化榜”,上榜榮譽為“亞洲金旅獎·首批最具民俗(民族)風情旅游目的地”。
據悉,作為盤點亞洲旅游業發展成就的年度重要評選活動和峰會,金旅獎由亞洲旅游文化聯合會、亞洲旅游業CSR研究中心、亞洲旅游業品牌研究會于1995年首次舉辦。尤其是自15屆金旅獎移師中國本土以來,倍受國內旅游行業及社會各界關注,成為大中華區乃至亞太地區具有突出影響力和權威性的旅游專業獎項之一。在“中國風、中華情”的時代主題下,第二十一屆亞洲旅游業金旅獎盛典暨2015大中華區旅游文化榜發布會將于5月下旬召開,岑鞏縣為受邀單位。
這一榮譽得益于該縣縣委縣政府對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高度重視和發展。
古思州盡顯人文氣息
岑鞏,古稱思州,始名于唐,開府于明,在元代領府、州、縣及蠻夷長官司六十八個,是荊楚夜郎文化融合地,是貴州政治、經濟、文化的先發地之一,史學界素有“先有思州、后有貴州”之說,歷史文化悠久。
該縣風光秀麗,民族風情濃郁,文物古跡多如云錦,文化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有被譽為“人間天上”的省級風景名勝區——龍鰲河景區;有引人幽思、耐人尋味的晚明佳人陳圓圓墓;有令人費解、有待考證的中木召古夜郎國遺址;有流芳千古、堪稱民族工藝一絕獲“國之寶”榮譽的思州石硯以及被譽為“戲劇活化石”、“東方神秘”的思州儺技儺戲等眾多著名的自然景致和人文景觀。
濃厚的人文氣息成了岑鞏縣手握的優勢資源,以此為依托,近年來,該縣大力實施文化興縣戰略,切實加強基層文化建設,深入開展歷史文化研究和保護工作,著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加快文化旅游事業發展,增強區域文化影響力,推動了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
“加強文化建設的步伐,最終目的就是要讓老百姓享受到文化發展的成果,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縣委書記吳明說。
文化芬芳潤澤山鄉,讓山鄉沐浴文化芬芳。
帶著這樣的美好愿景,岑鞏縣堅持把覆蓋全縣的比較完備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作為小康社會和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加以推進,以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基本的文化權益和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
目前,全縣11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及配套設施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農家書屋建設成果明顯,已建成農家書屋130個,為農村添置圖書125158冊;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戶戶通”實現全覆蓋。
同時,文化體育健身工程全面推進,該縣已建成農民體育健身工程點33個;在縣城區建設大型體育館1個,建成大型綜合性文體健身廣場4個,建成了岑鞏中學體育場改擴建工程和岑鞏二中體育場等大型學生體育運動場地;完成104個村級點的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調試安裝工作,電子圖書閱覽室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成以縣文化館、圖書館和鄉鎮綜合文化站、學校少年宮為基礎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建成思州石硯博物館。并投入20余億元以徽派建筑為主推進特色城鎮建設,先后實施了美化、亮化工程;融入思州文化元素,啟動實施了城北新區4A級休閑宜居園林城市建設;重點打造了濱河路十里景觀長廊工程,建成了文化廣場、體育公園、休閑廣場等文化場館,實施了思州路、水尾特色小城鎮風貌改造工程等,使城市美起來,百姓笑起來。
文化品牌特色凸顯
在大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基礎上,該縣充分利用自身優勢,深入挖掘思州文化資源,彰顯思州特色品牌文化,取得顯著成效。岑鞏,這顆黔東明珠越來越被人所熟知。
2012年,岑鞏縣成功舉辦“中國貴州岑鞏陳圓圓吳三桂史跡研討會”,經國內30多名清史專家科學考證,得出馬家寨吳氏是吳三桂后裔、聶氏墓就是陳圓圓墓的結論,當時的相關報道達2萬余條,這不僅讓岑鞏名聲大振,也為龍鰲河馬家寨景區旅游開發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此基礎上,該縣積極實施校地合作,加強思州歷史文化的挖掘與保護工作,與貴州民族大學和凱里學院合作,啟動思州石硯、思州儺文化、中木召遺址、思州契約文書、思州古法造紙等10余個課題研究,目前又有《紅顏謎案》、《水舞思州》、《思州故事》等成果出版問世。同時,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啟動了思州石硯、儺技儺戲、古法造紙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工作,目前全縣共有省級非遺項目9個,州級非遺項目10個。
為進一步助推思州石硯、古法造紙等文化產業繁榮發展,該縣依托古思州深厚文化底蘊和“黔東門戶”特殊地理優勢,圍繞“水墨思州·硯香岑鞏”的文化形象定位,積極打造“詩詞楹聯之鄉”、“書法之鄉”等特色文化品牌,并通過開展“文化下鄉”、“書法進軍營”、“書法進課堂”、“道德講堂”等各類活動,讓文化惠民工程普及到每村每戶。
去年,該縣成功創建“書法之鄉”和“詩詞楹聯之鄉”兩大品牌,同時,成立了思州儺戲演藝公司和思州儺文化研究中心,深入挖掘思州儺文化,著力對思州儺文化進行包裝推介,逐步壯大被譽為“東方神秘”的演藝產業,組織在北京、上海、福建、杭州等地開展巡回演出,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招商引資3億元建設思州石硯文化產業園,產業園分思州文化廣場、思州石硯開發交易區、思州石硯生產加工區三部分,占地約5.52萬平方米,以此壯大“國之寶”品牌思州石硯文化產業。目前,已完成“思州文化產業園”基礎建設,園區建成后,年產生硯臺加工收入將達1.5億元,其它附屬商業收入5億元,創稅0.3億元,解決就業人員1000人以上,思州文化產業園的建成,將拉動思州文化創意產業帶的形成。同時,招商引資3千萬建設3D數字影院和動漫網絡娛樂項目,大力發展現代娛樂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
經過多年的努力和打造,該縣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蒸蒸日上,魅力岑鞏,正以多彩的文化向世人走來,文化之花絢麗綻放。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