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當前,正是雜交水稻制種抽穗楊花的關鍵時節,在貴州省岑鞏縣注溪、思旸、大有等鄉鎮的雜稻制種基地里,到處可見種植戶們頂著正午時分的炎炎烈日,手持兩條竹竿,在水稻田里來回掀動稻穗,利用“趕花授粉”的方法來提高雜交水稻制種的結實率和產量。
“大太陽天最適合趕花了,稻花開得盛,產量上得去。去年我種了8畝,今年擴大到了16畝,看這大好的天氣,估計今年制種的純收入有2萬元。”注溪鎮周坪村周家寨劉元兵雜稻制種已有五年的時間。
據了解,該縣發展雜稻制種產業助農增收已有30多年歷史。2013年,該縣被農業部列為貴州省唯一的國家級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縣。今年,該縣參加全國制種大縣獎補專項答辯會議,以優異的成功進級獎補縣行列。
據了解,該縣今年雜交水稻制種面積4.52萬畝,涉及全縣9鄉(鎮)72個村1.05萬農戶。目前這些制種田里的水稻長勢良好,父母本花期吻合,加上最近“趕花”關鍵時期天氣晴好,今年該縣雜交水稻制種有望獲得豐收,預計制稻種產量1107萬公斤,產值達1.3億元。(楊家嫦)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