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是一汽車租賃行的老板。昨日,貴州都市報記者來到李先生的租賃行,他用手托著腮幫子,回憶卡上的錢被取走當天的各種細節,嘴里不時還發出“嘖”的感嘆,偶爾還嘮叨說:“錢是我取走的,我怎么一點印象都沒有呢?”
李先生告訴記者,平日因為生意上的需要,他特地到中國農業銀行黔東南分行辦了一張專供汽車租賃業務而使用的銀行卡。
4月30日,一名客戶向李先生的賬戶打入1800元人民幣,但李先生的手機短信顯示只有1300元,另有500元未到賬。
發現金額不對,李先生立即給客戶打電話。原來客戶因為手頭緊暫時只給李先生匯了1300元,剩下的金額稍后再補上。李先生表示理解,隨后拿出手機再次查看,結果大吃一驚,因為他的銀行賬戶上原有的5萬多元,此時卻變成3萬多。
李先生說,這個賬戶,平時只用于開展車行的業務,支取現金都是自己完成,“連我的愛人也不知道密碼”。
“當時我的第一反應是卡上的錢被盜取了。”李先生說,他立即報案,并來到銀行查詢。
錢分12次取走
在銀行查詢時,李先生也把他賬戶上余額不翼而飛的情況,向中國農業銀行黔東南分行現金管理中心反映。
5月3日,李先生再次來到該中心,工作人員出示的查詢結果讓李先生大吃一驚。查詢結果顯示,李先生賬戶上的2.3萬元錢于2015年4月10日至11日兩天內,被分成12次取走。首批款提取時間為4月10日8時45分至8時48分,而且3分鐘內,李先生賬戶上1萬元現金,分5次被取走。余下的1.3萬元,在4月11日12時27分至12時31分,分7次取走。提款地點恰好是李先生經常辦理業務的凱里市永豐東路中段農業銀行的一個自助銀行服務點。
李先生說,之前他經常在永豐東路的柜員機上辦理業務,但4月10日至11日,他未曾到過這里辦任何業務。同時,他發現12次提款,只有最后一次的短信發送到手機上。
只收到最后一次提款的短信
“自己卡上的錢怎么會不翼而飛呢”? 李先生說,獲知銀行的查詢結果后,他百思不得其解。他將10日至11日所有的賬單從頭到尾的檢查了一遍,未發現任何蛛絲馬跡。
是被盜還是失憶?
為弄明白真相,李先生決定到銀行查看取款當天的監控。看了監控后,李先生傻眼了,因為畫面上取錢的人,竟然是他自己。
李先生說,監控畫面顯示,當天的交易,一男子一只手遮著ATM機鍵盤,另一只手按著按鈕。該男子抬起頭時,李先生發現這名男子就是他自己。
錢為什么是自己取的? 取了錢來干什么? 為什么自己一點印象都沒有? 這些疑問,李先生百思不得其解。他回到車行后,從抽屜里翻出了各種賬單,又詢問了身邊人,但都沒有答案。
據李先生車行的同事謝先生介紹,4月10日當天并未察覺到李先生出現任何異常情況。“有一段時間,他(指李先生)離開車行,外出過。”謝先生說,下午下班后,他與愛人一起離開了車行。
據悉,目前李先生已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