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7月31日下午,廖飛州長在州政府西樓1號會議廳主持召開第十三屆州人民政府第58次常務會議,討論和審議《黔東南州災后重建規劃》等有關事宜。
會議認為,恢復災后重建,事關災區群眾的切身利益,事關民族地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事關長江、珠江上游生態環境有效修復和保護,對不斷提高災區人民生活水平,促進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穩定,實現區域協調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統籌做好災后重建工作,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首先做好規劃,這是做好災后重建工作的前提。在省委、省政府及有關廳委局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在州委、州政府的精心組織和直接領導下,經過州發改委等有關部門的不懈努力,黔東南州災后重建規劃編制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規劃目標明確,思路清晰,重點突出,特色鮮明,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突出民生,尊重自然、科學布局,統籌兼顧、協調發展,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整體謀劃、分步實施的精神和原則,很好地體現了中央和省州領導的指示精神,既切合黔東南災后重建實際,又符合災區人民建設美好新家園的迫切愿望,將是指導黔東南災后重建工作的綱領性文件。
會議要求,要抓緊修改完善充實規劃內容。州直各部門要再次組織力量對規劃內容進行研究修改并及時將意見建議反饋至州發改委。州發改委要結合會議及各部門提出的修改意見建議,進一步修改完善規劃。特別是要加強與正在收尾的黔東南“十二五”規劃和正在著力編制的黔東南州“十三五”規劃相結合,與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規劃等重大戰略發展機遇相結合,與促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統籌城鄉和重點鎮建設、全面提高防災抗災能力、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以及改善災區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相結合,切實增強規劃項目的前瞻性和可行性,不僅要滿足實現重建目標所需,而且要突出長遠發展所需,使規劃成為黔東南州災區群眾居住安全、設施完善、生態改善、經濟發展、社會和諧新家園的宏偉藍圖,使規劃成為建設美麗黔東南、生態黔東南、幸福黔東南的行動指南。
會議強調,要抓緊規劃的報批和規劃的實施。請州發改委務必在下周將規劃按程序上報,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的大力支持。同時,要積極調動廣大群眾參與規劃實施,加入災后重建工作,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要將各縣市政府、州應急委各成員單位及8個災害專項督查組近期上報的汛期期間較大以上風險隱患點作為災后重建工作重中之重,并進一步明確災后重建重點、優先順序時間表和重建形式、環保要求,以及物資的供給調運保障方案,確保建設標準和技術規范。要進一步統一干部群眾思路,堅定信心,振奮精神,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盡快形成重建合力,努力推進規劃編制及災后重建各項工作。
會議還研究審議了《黔東南州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頒證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5-2017年)》等其他有關事項。(州政府辦秘書二科)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