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仔小趙和一條流浪狗玩耍時,右手不慎被狗咬傷,想起武俠小說中的療傷法,為了盡早讓“毒血”流出來,他用嘴去吸。
疾控醫生聽說了他“吸毒”舉動后,大呼“要不得”。醫生表示,受武俠小說中療傷情節的影響,部分市民被溫血動物抓咬傷后會選擇用嘴去吸。殊不知,此舉可能會造成病毒吸收加快。
◎用嘴去吸“毒血”感染風險很高
小趙是4天前被咬的,記者昨日在貴陽市疾控中心門診部見到他時,他正好來打第二針狂犬疫苗。
說起被咬,他很郁悶。小趙居住的小區經常流竄著一些流浪狗,4天前小趙喂流浪狗吃剩菜時,小狗護食將他的右手咬出血。
小趙用清水將傷口表面沖了一下,擔心“毒血”在里面洗不到,想起武俠小說中的療傷法,便把嘴湊上去吸。吸了好幾口吐掉,覺得“毒血”清除得差不多,才打車到疾控中心打狂犬疫苗。
門診醫生一聽他用嘴“吸毒”,當場指出這種做法要不得。門診部主任趙家明表示,如果這條狗帶病毒,你用嘴去吸血,口腔有破損的話,毒血更容易吸收,感染的風險也很高。
趙家明告訴記者,被貓、犬等溫血動物抓咬傷后用嘴吸血的不止小趙一人,好些市民都這樣做。
正確的做法是將傷口反復沖洗,把肉都翻出來用肥皂水來沖,至少20分鐘,然后暴露傷口,去接種狂犬疫苗。
◎傷人的動物中,狗最多,貓次之
根據統計,今年1-8月份,貴陽市疾控中心接種狂犬疫苗38860人次,以青壯年居多。
傷人的動物中狗最多,貓次之,猴子、老鼠排在后面。
熊模平提醒廣大市民,狂犬病發病死亡率接近100%,因此切忌不可心存僥幸,當裸露的皮膚被輕咬,或者輕微抓傷、擦傷,即使沒有出血,也應到正規的狂犬病暴露處置門診進行處理。傷口達到三級暴露以上,需要接種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作者: 劉丹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