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做好高速公路橋梁、隧道、邊坡等病害排查工作,是高速公路橋隧人日常的工作,而在這平凡普通的工作崗位上,也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默默無聞奉獻的一線工作者。他們在崗位上不斷用自己的人生價值觀,為高速公路發展事業書寫出一篇篇輝煌的篇章。在凱里營運管理中心錦屏橋隧站鄧東炯就是這樣的一位奉獻者,他為了確保高速公路安全暢通,為了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他堅定信念,多年來一直默默無聞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
鄧東炯帶領隊員夜間勘察塌方處變化情況
鄧東炯帶領隊員夜間值守勘察塌方處裂縫擴張情況
鄧東炯勘察中滿頭大汗細心恢復裝備
鄧東炯站長帶領隊員深入橋底
鄧東炯,男,39歲,漢族,助理工程師,大專學歷,現任凱里營運管理中心錦屏橋隧站站長,自1997年5月7日,進入貴州省高速公路系統以來,已有二十個年頭,在工作中,他無論在什么崗位上都能夠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對工作兢兢業業,在抗凝保暢、汛期搶險,以及各項排查工作中,他始終堅持走在最前沿,始終以一名高速老同志的身份發揚高速先鋒精神,帶動身邊的新同事,用實際工作為過往司乘人員保駕護航。
今年夏季,由于持續大暴雨天氣的頻頻襲擊,6月30日,導致黔東南境內三黎高速(敦寨-錦屏段)K100+200處出現路面沉降、路基邊坡塌方等安全隱患,鄧東炯帶領錦屏橋隧站在巡查時發現情況后,第一時間將情況上報上級領導及有關部門,并迅速組織隊員在第一時間將路段進行渠化,以及立即通知交警部門對此路段進行交通管制,同時與“一路三方”商定緊急處置方案。由于當天發現險情及時,處置果斷,杜絕了安全事故的發生,確保了轄區高速公路行車安全。此路段塌方面積大,路面下沉嚴重,為了確保安全,鄧東炯堅持與隊員們24小時不分晝夜值守在現場,做到時時觀察,時時將險情變化信息及時上報。
鄧東炯站長帶領橋隧隊員堅定的前進著
得知汛期險情發生后,第二天,地方各級有關部門領導,以及高速集團有關領導紛紛趕赴現場對隱患處進行實地察看,為確保高速公路周邊居民安全,集團公司各級單位部門領導要求,橋隧站要使用無人機對周邊環境進行實地勘察,察看周邊無居民居住和農田、莊家后,再按照搶險方案將水源引出塌方區,接到上級部門及有關領導的指示后,鄧東炯迅速組織錦屏橋隧站隊員調來無人機對現場進行實地勘察。在勘察過程中,由于無人機監測只能在500米范圍內,航拍監測不能夠完全察看到周邊全部環境,為了確保周邊居民安全和農田安全,鄧東炯在勘察中提出需要人工步行實地勘察的提議,當隊員們聽到需要人工步行勘察時,隊員們都驚呆了,或多或少有些疑惑,為了統一隊員們的思想,鄧東炯決定由自己帶隊步行察看周邊環境。經驗告訴大家,如果要勘察完周邊環境,隊員們至少要走到方圓兩公里以外的地方才能夠勘察完畢,那么這樣一去一來可能需要一整天的時間,再加上夏季雨后天氣又特別的悶熱,途中要翻越幾座山坡和穿越茂密的樹林,還有可能會遇見毒蛇等因素,不得不讓隊員們捏把汗。為了能夠及時有效完成勘察工作,鄧東炯顧不上太多的困難險阻,簡單的準備下,安排勘察的隊員們帶了一些干糧和水,便積極的帶領大家出發了。穿越樹林、翻越山坡、深入塌方處、偶遇毒蛇等等,這些工作是橋隧工作人員經常都會面對的事,不為新鮮,但又有多少人知道他們的工作和理解他們的工作呢......
勘察中一名橋隧隊員雙腳陷入垮塌的旖旎中隊員幫助拖離危險
橋隧隊員穿越茂密的樹林前往周邊勘察
7月5日,通過高速公路“一路三方”的密切配合及各部門的緊急搶險下,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三黎高速于7月4日下午18時,實行借道通行。雖然三黎高速(敦寨-錦屏段)路段通行了,但在K100+200塌方處仍然會有橋隧站的隊員在那里值守,他們每天還要去觀察路面的裂縫有沒有擴張,塌方處還有沒有繼續滑坡等勘察工作。在汛期保暢期間,用橋隧站人自己的話來說:“在工作中餓了就簡單的用干糧充饑下肚子,累了就隨地坐下來靠一靠休息休息,“晴天一身汗水,雨天一身淤泥”這就是高速橋隧人的工作現狀”,但是為了保暢高速公路行車安全暢通,他們始終微笑著告訴大家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工作中橋隧站隊員露出樸實的笑容
在與鄧東炯站長聊天中他曾說過:“我們既然榮幸成為了高速公路橋隧人,那么我們肩負的使命就是要讓過往的司乘朋友安全的出行,安全的回家,把安全保障好了,那么每個家庭也就幸福了!”簡單的一句話,久久印記著每一個高速橋隧人的心,這也是鄧東炯對工作的負責和對高速的承諾。鄧東炯雖然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高速橋隧站站長,但是在平日的崗位上他時刻履行著自己站長這份職責,不忘初心,繼續走在抗洪一線,為高速公路安全暢通默默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力量。
橋隧隊員翻越塌方處勘察情況
三黎高速(敦寨-錦屏段)K100+200路面沉降處
在我們身邊其實還有很多像鄧東炯站長這樣的高速人,他們同樣不為表現自己,同樣不為擁有什么,他們始終以一面高速先鋒旗幟在高速公路上為大家樹立人生的榜樣。在此,提倡大家,在工作中要像鄧東炯站長以及一直默默奉獻的一線隊員學習,學習他們那種無微不至、兢兢業業、愛崗奉獻的工作作風,學習他們始終把工作的職責考慮在前,把個人得失考慮在后敬業精神,用實際的工作為高速公路健康發展事業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微博力量。(張學霖/文 張學霖 劉思明/圖)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