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蕩西江百轉千回,滔滔西來,東入珠江。
今天,因為高鐵駛入,粵桂黔三省區緊密握手,開啟繼水運、陸路與航空時代之后的“第四次大提速”。一條橫跨東西山與海、濃墨重彩的高鐵“新絲路”隱然浮現。
9月22日,在廣東省佛山市舉行的粵桂黔高鐵經濟帶投資洽談會上,貴廣、南廣高鐵沿線13城市首次大規模集中展示跨省區合作成果?偼顿Y額超1021億元的71個合作項目亮相,其中17個項目現場簽約,敲定總投資額達600億元大單。
這一動作意味著,自去年年底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形成以后,三地合作又躍上了新的起點。
從風清氣爽的貴州,到山水秀麗的廣西,再到生機勃勃的廣東,美麗富饒的大西南與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廣東,從古至今就擁有著一條血濃于水的紐帶。
發源于云貴高原的西江翻山越嶺一路南下,從珠江三角洲奔向大海的時候,貴州、廣西、廣東開始天然連接。因為這條河流,山水相連的粵桂黔自古就有了交流、交情和交易。
貴廣、南廣高鐵兩條交通新動脈,與武廣高鐵、廈深高鐵、廣深港高鐵共同構成泛珠區域的高鐵版圖,將散落在沿線的經濟、文化、自然風光化繭成蝶。
廣東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排頭兵,廣西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之點,貴州是長江經濟帶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泛珠三角走過10年合作,粵桂黔建立起了以泛珠區域、珠江——西江經濟帶、貴廣高鐵經濟帶為基礎的一區兩帶合作平臺。
一個廣闊的空間打開了。貴廣高鐵是三地人才、信息、資本、資源快速流動的“高速列車”,為粵桂黔合作帶來巨大市場。
一組數據折射了貴廣高鐵開通后,高鐵“新絲路”的涌動力量:今年1月到8月,廣東、廣西在貴州的投資額分別同比增長了32%和28%,攀升趨勢明顯;珠三角地區赴貴州旅游人數同比增長了10%以上,貴州72個主要景區游客同比增長近50%,有些著名景區游客成倍增長,甚至達到100%以上;今年到貴陽主要景區的游客,七成是來自于廣東。
粵桂黔高鐵“新絲路”是一條“黃金走廊”,銜接粵港澳與中國西南腹地,打通藍色海洋與廣袤內陸,也讓廣東、廣西、貴州的人文交流、經濟協作、區域一體化進程空前加快。
為共建互聯共融的立體交通,今年貴州啟動與粵桂兩省區的海鐵聯運,為我省貨物進出口提供了極大便利。
按照350公里時速標準設計的貴陽到南寧客專鐵路,今年將開工建設。
貴州與廣西正共同加快航道規劃,盡快打通大西南地區到珠江的水運出海通道。
粵桂黔高鐵“新絲路”是一條“時代通道”,從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珠江——西江經濟帶建設,到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再到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一系列重大戰略在這里落地與深化。
粵桂黔優勢互補的產業合作將越來越默契。
貴州是國家儲備的西電東輸主戰場中心,在高鐵“新絲路”中,貴州將進一步提高能源等傳統產業的縱深規模,實現資源更大范圍內的優化配置。
貴州因地制宜大力發展大數據、大健康醫藥等新興產業,為兩廣高端人才提供了實現夢想的土壤,更契合了粵桂兩省區企業欲尋新商機的謀略。
據悉,為探索建立跨省區、多城市合作發展新模式,今年8月,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合作試驗區(廣東園)正式啟動建設。
在此次粵桂黔高鐵經濟帶投資洽談會上,展示的71個項目涵蓋了基礎設施、金融合作、產業貿易、產業投資等7大類領域合作,現場簽約項目包括中山大學、廣西大學、貴州大學和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粵桂黔高鐵經濟帶研究院,總投資超過138億元的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合作試驗區廣東會展中心等。
即將興建于佛山西站核心片區內的“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合作試驗區廣東會展中心”,總投資額達138億元。建成后,將成為粵桂黔高鐵經濟帶核心園區一個地標式建筑,展示粵桂黔地區區域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以及經濟建設、文化建設成果。
當日還召開了首屆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合作聯席會議,三地共同審議并表決通過《共同建設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合作宣言》《貴廣、南廣高鐵沿線城市合作聯席會議章程》《貴廣、南廣高鐵沿線城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粵桂黔沿線城市保護西江宣言》。一股澎湃動力,正把粵桂黔三省區,以及它所依托的“泛珠”區域大合作,推到了一個更加開放、深化合作的新格局。
莽莽高原,萬水千山,路通則業興。
從廣東到廣西、貴州,再到東盟,以高鐵為紐帶,一條國際旅游黃金線正呼之欲出。
從珠三角到北部灣,再到黔山秀水,以產業協作分工為核心,一個產業鏈上下游完備的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正崛起。
作者:記者 王璐瑤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