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近年來,丹寨縣將稻田養魚作為廣大農民增產增收的主導產業之一,在全縣范圍內相繼建立了稻田養魚精品示范基地,并通過將貧困戶納入優先發展對象,提供養殖技術培訓服務,以及免費發放魚苗等舉措,大力推進全縣稻田養魚產業發展,從而實現農民增產增收、脫貧致富目標。
一直有著稻田養魚傳統的興仁鎮卓佐村,今年成為了丹寨縣重點打造的3個稻田養魚工程示范點之一。得知縣農業部門要來發放免費魚苗,大家早早就提著水桶萬分喜悅的等候著。
長途跋涉的魚苗,將免費發放給該村的精準扶貧戶和困難戶,并按符合稻田養魚條件的實際畝數,以每畝十斤的標準進行現場稱重發放。這讓深山里的卓佐村頃刻間熱鬧了不少,處處洋溢著稻田養魚助農增收奔小康的喜悅。
幾經周轉運送到村民手中的魚苗,必須馬上投放到稻田中確保存活。但怎樣投放才科學,縣農業部門的專家們手把手為村民做演示,并現場講解其中的門道。
近年來,生態魚在市場上不斷走俏,經濟效益凸顯,這讓有著良好稻田養魚產業發展條件的丹寨縣,逐步加大了對稻田養魚產業的打造和扶持力度。現如今,稻田養魚已然成為了丹寨縣廣大農戶積極參與的增收產業之一。
2016年,丹寨縣將興仁鎮排佐村、卓佐村以及南皋鄉九門村作為稻田養魚工程示范基地重點打造對象,將直接帶動500余戶貧困戶實現稻田養魚每畝增收1000元以上。通過基地的輻射帶動丹寨縣全年的稻田養魚總體效益預計將達到800萬元以上。(楊武魁 李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