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比對、“云”查詢
“自從建立‘民生資金云’大數據平臺后,我們通過信息比對,發現了很多疑似存在問題的數據。”丹寨縣紀委負責“民生資金云”平臺的同志說。
“這個平臺好老火,不僅能查出自己的信息,還可以查出別人的信息哦,哪個得沒得補助一查就知道。”排調村李前林一邊查詢一邊說。
2016年年初,該縣共設置“民生資金云”大數據查詢平臺33臺,覆蓋1個縣政務服務中心、6個鄉鎮政務服務中心、26個村(社區)服務中心,實現對全縣2013年以來31個民生資金主管部門701項民生資金項目的監管,涉及資金金額35.64億元。今后將逐漸普及,力爭明年全縣所有村(社區)全覆蓋,實現民生資金全民“云”查詢。“民生資金云”除了終端的服務查詢功能外,還在后臺增設了科學快速的數據分析比對功能,為核查工作指明了方向,節省了核查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云”公示、“云”監督
“現在人人都有手機,只要通過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就能隨時隨地進行舉報,經調查核實舉報事實存在的,還有獎勵。”該縣縣紀委監察局副局長潘成勇介紹說。
去年以來,該縣積極探索建立網上投訴平臺、舉報監督平臺,先后在政府網站設立惠民政策專欄,開通“微信公眾號”設立民生信息查詢窗口和信息舉報窗口,開通手機報發送民生監督信息等方式,將民生資金、扶貧開發、監督渠道、舉報方式等信息,通過“云”模式迅速傳遞到每一名“網民”手中,借助他們的慧眼參與監督。手機用戶只要通過關注微信公眾號,動動手指頭,進入信訪舉報窗口,就能隨時隨地進行“指尖舉報”,進行拍照上傳舉報等。通過建立“互聯網+”民生監督系列平臺,全力打通了全民監督“最后一公里”。今年以來,全縣共受理民生方面的信訪舉報63件,初核37件。(曾全武)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