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號召廣大黨代表都是各個領域、各個行業、各條戰線上的佼佼者、先鋒隊和排頭兵。作為新一屆的黨代表,大家要走在時代前列,善于學習、勤于履職、敢于突破,積極樹立新理念、新思維、新認識,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做黨員群眾的榜樣和楷模,發揮黨代表建言獻策、調查研究、帶頭發展等職責和使命,善于發現新情況、研究新辦法、思考新問題、解決新困難。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和重點工作任務,力爭在今后五年的工作中,干出一番新事業、成就一番新理想,帶領一大批群眾共同決戰脫貧,走上增收致富的道路。
丹寨縣現有貧困鄉鎮5個,未減貧摘帽鄉鎮1個,貧困村96個。2015年底,全縣建檔立卡系統有1.08萬戶3.86萬人的貧困人口,貧困發生率為23.8%。現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僅有不足5年時間,扶貧開發任務極其艱巨,要實現科學趕超、后來居上的宏偉目標,打好新一輪扶貧攻堅戰時不我待、勢在必行。
實施扶貧攻堅,必須把培育壯大特色產業作為突破口,切實增強貧困地區自我“造血”功能。立足自然生態和民族文化兩個優勢,實施產業、就業、旅游精準扶貧,大力發展蔬菜、瓜果、茶葉、中藥材等特色種植業和養殖業,以及電子商務等新興產業,深入開展黨員干部聯系困難群眾、扶貧志愿者和慈善救助等活動,鼓勵引導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通過各種方式參與扶貧工作,帶動更多農民在家門口就業創業、脫貧致富。力爭通過5年左右的努力,每個鄉鎮成長為特色產業鄉鎮,做到村有主導產業、戶有增收門路、人有增收技能。
扶貧攻堅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要注重扶貧先扶志。只要有志氣、有信心,就沒有邁不過去的坎;只要從丹寨實際出發,量體裁衣,精準扶貧,舉全縣之力,付出艱苦努力,就一定能幫助每個貧困戶“斬斷窮根”,實現科學趕超,攜手走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楊新量)
日前,隨著一陣轟隆隆的挖掘機聲響,錦屏縣彥洞鄉客運站項目順利開工。該項目位于彥洞鄉彥洞村,占地面積為2000平方米,建筑面積230平方米。主體架構由站房、洗車臺、公廁、停發車場等組成,總投資約60萬元,預計明年春季竣工投入使用。
據悉,為規范客運市場管理,形成開放、統一、競爭、有序的運管市場,該縣計劃在全縣15個鄉鎮建立鄉鎮客運站,每鄉鎮客運站標準一樣。目前已經完成茅坪鎮、偶里鄉、銅鼓鎮、啟蒙鎮、鐘靈鄉等11個鄉鎮的客運站建設。這些鄉鎮農村客運站的建成使用,大大提高了該縣農村客運基礎設施水平和網絡化水平,有效改善該縣投資環境和旅游接待水平,服務農村經濟發展和方便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為加快該縣小城鎮建設步伐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張蘭姣 吳高智)
10月22日傍晚,兩桌近50米長的苗家酸湯稻花魚長桌宴賓朋滿座,共慶十里橋村龍塘苗寨新農村建設換新顏,標志著黃平縣首屆十里橋·龍塘“稻花魚文化節”圓滿落幕。
黃平縣十里橋村為了展示“四在農家·美麗鄉村”的村容寨貌,促進鄉村旅游建設,推進扶貧攻堅工作,舉行首屆十里橋·龍塘“稻花魚文化節”。
龍塘苗寨環境優美,水質優越,民族文化濃郁,農耕傳統保留完美,稻田養魚長盛不衰,對于發展鄉村旅游,打造聚集農業觀光、垂釣休閑、農家生活體驗、梯田優質稻等為一體的鄉村旅游點具有很好的先決條件。
首屆黃平縣十里橋·龍塘“稻花魚文化節”活動主題為:看稻花魚躍·游龍塘風光。活動由黃平龍禾生態旅游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黃平縣龍禾生態種養殖專業合作社主辦。
稻花魚文化節除有活動主題徒手抓魚、休閑垂釣外,仍保留有傳統的吹蘆笙、唱民歌,加入有現代元素的自行車邀請賽,還有反映農村生活娛樂活動獨特的挑水比賽和背媳婦比賽。
當天,來自周邊的凱里市、施秉縣、鎮遠縣和黃平縣內村寨的上萬名群眾相約十里橋龍塘、相聚十里橋龍塘,參與、觀看精彩紛呈的“稻花魚文化節”活動。(潘勝天)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