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筑三級“網格化監督”。把6個紀工委分別納入6個民生監督隊伍,每個紀工委負責聯系和督導1個鄉鎮的民生監督工作,全縣91個村(居)分別建立民生監督責任區,由35名紀工委成員擔任責任區監督長,明確將35名責任區監督長和91名村級紀檢員納入村級信訪聯絡員,負責受理信訪舉報,形成縣鄉村三級上下貫通的工作機制,有效破解了“不愿不敢不會監督”問題,實現民生監督無盲區。
壓實“兩個責任”促擔當。認真落實省州紀檢監察機關強化監督執紀問責服務保障脫貧攻堅會議精神,將扶貧項目資金監督工作納入常態化約談問責內容,對監督工作不力的民生監督組包保責任人一律嚴肅問責。加強對黨政“一把手”、分管領導、主管部門和項目責任人在脫貧攻堅履責情況的監督檢查,倒逼主體責任落實。
開展“拍蒼蠅”專項行動。圍繞民生領域開展專項監察和日常巡查,嚴肅查處虛報冒領、截留私分、優親厚友、貪污挪用、揮霍浪費以及吃拿卡要、欺壓群眾等問題。在全縣開展信貸扶貧項目資金、農村飲水安全項目資金、城鄉醫療救助資金和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專項監察,做到見人、見項目、見資金,切實發揮好專項監察的查糾作用。今年來,共開展入戶核查走訪群眾3677人次,完成866個項目的核查,涉及資金12366萬余元,發現問題線索12個,立案6件6人。
編織民生大數據“天網”。堅持制度防范和科技防范相結合,全力打造“制度鐵籠”、“數據鐵籠”。建立丹寨縣“民生資金云”大數據平臺,集民生資金數據查詢、數據預警、數據分析以及民生政策公開、資金公示、投訴舉報為一體的民生監督大數據“天網”,增強民生項目資金管理使用的透明度,倒逼資金主管部門采取措施,從源頭上堵塞監管漏洞,實現了民生領域違紀違規行為“不敢”的氛圍。目前全縣共安裝“民生資金云”大數據平臺查詢機34臺,通過數據比對發現問題2049個。
今年以來,民生監督組通過“七+X”走訪、專項監察走訪、日常走訪、“大數據”比對等發現問題線索240個,立案27件28人,結案24件27人,黨政紀處分27人,移送司法機關4人。(曾全武)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