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近日,貴陽清鎮市、畢節七星關區分別發生一起家庭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截止7月4日,已有兩名兒童搶救無效死亡。目前,正值各類野生菌生長繁殖的高峰期和誤食有毒野生菌中毒的高發期,為吸取血的教訓,減少和杜絕民眾采摘或購買野生菌食用而發生中毒事件,貴州省黃平縣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最近發出通知,提醒人們當心食用野生菌給生命和健康造成傷害。
圖為生長在山野里的食用菌
通知要求,民眾不隨意采摘、出售、購買自己尚未食用過或很陌生以及生長在噴灑農藥、施以化肥的莊稼地里的野生菌類。尤其是顏色鮮艷、幼小難于識別或過于老熟及已霉爛的野生菌。在加工烹飪野生菌時,不能涼拌生吃,要炒熟煮透,每次只加工和食用一種野生菌,同時不宜飲酒;餐飲經營單位要嚴把野生菌的采購關,嚴格加工,應留樣備查,確保消費者食用安全。廣大消費者應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就餐前應選擇有經營資質的餐飲店,在服務員的指導下食用;學校食堂、集體食堂、婚喪宴請、大型會議等群體聚餐禁止加上烹飪食用野生菌類,防止引發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就食用野生菌后產生的不良反應,黃平縣食安委提醒消費者:在10分鐘至48小時內,如出現頭昏、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煩躁不安、幻覺等癥狀,應及早到附近醫院就診,并及時撥打0855—2432067電話報告縣市場監督監管局。食用野生菌一旦出現中毒現象后,不要向私人診所求救,以免貽誤搶救時機。哺乳期婦女出現中毒癥狀后,應暫停止哺乳,以保護嬰幼兒安全。
為進一步加大預防野生菌中毒的宣傳,黃平縣要求各鄉鎮要進一步加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知識的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等宣傳媒體和網絡、手機短信、微信、微博等形式,廣泛向農村、學校宣傳食用野生菌的危害性和鑒別野生菌的知識,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對野生菌的識別能力。同時加強日常監督檢查,做好應急救援準備工作。(廖尚剛)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