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風慘慘,草木哀慟。2016年6月20日,整個黎平縣城再一次籠罩在濃重的悲傷情緒之中。距離6·10九潮鎮特大洪災過去10天,全城百姓自發走上街頭,為舍己為民的守護神、侗鄉人民的好支書劉善平“送行”。
6月10日凌晨,黎平縣九潮鎮九潮村遭遇特大暴雨,引發特大洪水。接到求救電話的村支書劉善平火急火燎趕到時,村民吳丁志的家已經被洪水圍困。眼見水情兇險萬分,劉善平將繩索捆在腰上,毫不猶豫跳入洪流當中。在救人過程中,劉善平與吳丁志及其9歲的女兒不幸被洪水一同吞噬,下落不明。
18日19時許,經過9天的搜尋,劉善平的遺體終于在事發地20米的河段找到。目擊村民稱,劉善平的遺體被找到時,身上還捆著繩子,身體還保持著救人時抱人的動作……當地群眾悲痛萬分,紛紛趕來迎接劉支書“回家”。
當天,劉善平遺體告別儀式舉行,黎平百姓自發走上街頭為老支書“送行”(楊秀銀 攝)
“英雄一路走好!”
“村寨的守護神、侗鄉的好支書!”
“侗鄉人民永遠懷念劉善平同志!”
從黎平縣殯儀館到縣城西門出口10里長的街道兩旁,人山人海,10萬多群眾自發趕來,拉起一條條橫幅,與舍己救人的英雄劉善平支書作最后的告別。
九潮的村民傾村來了,他們熱淚盈眶。普通市民來了,鄉鄰們來了,公安干警、武警官兵來了,老師學生來了……五開大道兩旁的人行道上,里三層外三層地擠滿了男女老幼,前后擠不進人,首尾看不到頭。大家臂戴哀花,沒有任何交談,沒有任何吵鬧,踮著腳尖側著身子朝著殯儀館過來的方向望著。
上午11時許,靈車駛出殯儀館,伴著低沉回響的哀樂,沿著擠滿告別人群的街道緩緩駛來。人群中不時傳出輕聲的啜泣,送別的群眾無不哀傷動容。
學生自發前來告別舍己救人的村支書劉善平(楊代富 攝)
“我是支書,我去!”這是劉善平救人過程中最后留下的話。
“劉支書一把奪過陳昌勝手中的繩索,系在自己的腰身上,淌過河中去救人,他說他家有兩兄弟,要死死他一個,這樣,他把生的希望全部留給了別人。”九潮村婦女主任吳建英回憶說。
市民張萬平是帶著兒子一起來為劉支書送行,他說:“劉支書是為救人而犧牲的,我帶兒子來學習英雄事跡,教育他從小做一個有擔當的男子漢。”
中學生嚴思思眼中噙滿淚水:“我敬佩劉支書的勇敢無私,我要向他學習,做一個勇敢的、有愛心的人。”
市民張秋嵐在五開南路的一中門前開了一家百貨店,她特意關了店門出來送別,表達了自己對英雄的敬意。
“我們根本不認識劉善平,但是這幾天關于他的事跡報道鋪天蓋地,今早,我們特意帶著全體員工前來送別英雄,劉支書舍己救人的事跡太偉大了,我們一定要讓這種大公無私、舍己為人的精神傳承下去。”黎平勇勝裝飾公司總經理陳勝這樣說道。在得知劉善平救人失蹤的消息后,圣邦廣告公司總經理郭達宏第一時間趕到九潮災區慰問他的家屬,并送去5000元的慰問金,和陳勝一樣,他帶著全體員工一起來到現場,為英雄支書送行。
6月11日,肆虐的洪水已經漸漸退去,在村支書劉善平救人的地方,記者在淤泥里找到了一只他生前的拖鞋
在送別劉善平遺體現場,黎平縣紅十字醫院的朱院長把現場所拍照片傳到該醫院的微信群里,她說:“我們醫院有200多職工,很多職工因為在崗不能親臨現場,我們把這些感人的場面發到群里,讓大家共同學習,把這種舍己為人、無私奉獻的精神落實到實際的工作中。”
“劉善平是黎平縣所有村干部的驕傲,是全縣17800多名黨員學習的典型,是‘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涌現出的鮮活范本,今天我們組織了縣直機關全部干部職工前來送別英雄,既充分表達了對英雄的敬意,又要讓大家向劉善平同志學習,謹記這種大公無私、舍己為民、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的精神。”黎平縣委常委、組織部長鄭文書感慨地說。
社會各界沉痛哀悼百姓的好支書(楊代富 攝)
遺體告別儀式當天,黎平萬人空巷,十萬百姓共同送別英雄支書劉善平(楊理顯 攝)
“劉支書是個好人,我們村里的事都是他帶頭干,他從來不叫苦,可惜了,這么好的支書,就這么走了。”看著靈車遠去,吳建英萬分悲痛。
享年46歲,英雄一路走好!
——舍身救人、舍己為民的好支書劉善平。(楊理顯 趙曌 楊昌鼎)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