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我這5畝葡萄地,去年平均畝產都在2000斤以上,畝純收入超過了1萬元。今年葡萄長勢比去年好、掛果率也高,預計今年畝產能達到2500斤以上,最少能收入6萬元。”2016年8月10日,雷山縣丹江鎮腳猛村村民文和代樂呵呵地說。
從7月下旬開始,雷山縣上千畝葡萄陸續成熟,丹江鎮腳猛村、貓貓河村、大固魯村、桃子寨等民族村寨群眾紛紛將自家種植的葡萄抬到靠近凱里至雷山二級公路的村口定點進行銷售,廣大過路游客紛紛停車排成長龍進行品嘗和購買,廣大種植戶不需出村,在家門口就能將新鮮的水晶葡萄裝籃、過稱,繼而銷往到凱里、貴陽等省內外城市。今年該縣葡萄的價格每公斤在6—10元之間,種植戶一般畝產葡萄2500公斤,每畝銷售收入均在1萬元左右。該縣農民種植葡萄已有20多年的歷史,以其獨特的口感和香甜誘人的品質贏得了消費者和遠近客商的青睞,產品供不應求。
近年來,雷山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葡萄產業發展,積極扶持引導農民調整產業結構,不斷加大農業投入力度,強力推進葡萄種植業的發展,努力探索農業持續增產,農民持續增收的新路子。同時,該縣科協、農業等部門大力抓好葡萄基地建設,注重開展科技種植和科學管理,加大果農科技培訓,使果農熟練掌握種植、管理、防蟲等科技知識。此外,該縣把發展葡萄產業與發展雷山旅游業進行有機結合,將葡萄產業作為文化和旅游資源,鼓勵葡萄村寨舉辦“葡萄節”,而該縣丹江鎮腳猛村已連續十年舉辦了“葡萄節”,用節慶形式匯聚旅游者眼球,創新了葡萄與旅游文化的結合點,帶動了其它相關產業發展。預計今年,該縣葡萄產業將給當地農民帶來1000多萬元的收入,果農人均將增收近800元,葡萄名副其實地成為了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金果子”!(張桔)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