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日前,筆者從雷山縣茶葉部門獲悉,全縣種植茶葉面積15.7萬畝,實現人均一畝茶目標。
近年來,雷山縣結合山區縣情實際,依托山區資源優勢,積極實施“環境立縣、旅游強縣”發展戰略,著力打造“全國旅游名縣”和“貴州茶葉大縣”兩張名片,大力發展茶葉產業。在雷山縣2015年茶葉產業發展座談會上,雷山縣堅定不移地把茶葉產業作為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來抓,提出到2020年實現人均1畝茶目標,為實現同步小康提供產業保障。
雷山縣每年安排200萬元左右專項資金開展和完善茶葉生產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并無償提供種苗,鼓勵農戶發展茶葉產業,鼓勵打造綠色、有機茶品牌,對獲得認證的茶葉企業,政府給予2萬元至3萬元的獎勵,并給予政策、資金優惠支持。同時,該縣繼2015年10月獲批“國家級出口茶葉質量安全示范區”,12月獲批“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創建區”后,以創建“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和“國家級出口茶葉質量安全示范區”為突破口,每年從縣級財政預算中安排1500萬專項經費,全面推進有機茶等產業發展。
目前,雷山全縣種植茶葉面積15.7萬畝,可采摘面積8.5萬畝;通過茶園無公害認定面積13.5萬畝,通過有機茶認定面積0.31萬畝。擁有農業產業化茶場200余家,其中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家。每年每畝茶地創收2000元以上,安置農村閑散勞動力40000余人,常年可解決30000余名農民實現家門口就地就業。2015年,完成茶青產量13152噸,產品產量3131.43噸。2016年開展12家茶葉企業有機認證,認證面積達400公頃,年產量達到1800.25噸。
雷山茶多年來一直是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全國政協等中央國家機關辦公用茶,被外交部推薦為外交饋贈禮品、被選為黨的十八大會議用茶,曾多次獲“中綠杯”等國內外金獎,2013年獲稱“中國茶文化之鄉”,2015年在貴州省“斗茶大賽”中包攬了貴州綠茶類金、銀、銅獎,成為名副其實的“貴州綠茶茶王”,“雷山銀球茶”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在雷山,綠色是最鮮明的色彩;茶葉是響當當的產業。(余國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