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改增應急演練工作主要做法
(一)運用“134”策略,籌謀應急演練前期部署
“一把手”靠前指揮。黔東南州局領導班子分成8個小組,抽派納服科、征管科、營改增工作小組業(yè)務骨干組成指導團隊,梳理以往營改增工作應急演練經驗,制定演練模板,迅速深入17個縣市區(qū)辦稅廳開展應急演練調研,對辦稅廳技術支持、設備補充、人員準備三個方面提出了指導性建議,幫助各單位做好應急演練籌備。同時按照“領導抓演練、骨干做預案、全員齊參與”的原則,結合營改增工作實際全面通力配合、周密布置,積極營造了應急演練氛圍。
“三支隊伍”全力保障。一是由機關部門負責人和業(yè)務科室骨干組成的應急響應業(yè)務組,及時統計解決各單位應急演練中出現的業(yè)務流程辦理問題,提供應急演練必選項目和備選項目,扎實做出實質性工作參考,提高預案、方案制定的前瞻性。二是由信息中心相關崗位組成的應急響應技術組,加強電腦設備監(jiān)控管理,確保軟件正常運行,跟蹤處理網絡故障,制定突發(fā)網絡故障處理清冊,提高技術銜接的穩(wěn)定性。三是由第三方機構專家組成的外部專家組。通過多方努力溝通,各單位均邀請電力、消防等部門專業(yè)人士參與領導小組指揮工作,依托外部專家團隊對各類突發(fā)情況配合支持,提高應急演練的時效性。
“四個關鍵”切入到位。一是統一思想。為做好營改增應急演練工作,通過全州營改增專題工作匯報會議,強調營改增演練的重要性和對實際工作的指導作用,詳細推演各個環(huán)節(jié),各單位隨即制定應急演練方案,并組織應急演練參與人員進行了《納稅服務平臺專項應急預案》等預案的學習。通過學習,全員聚精凝神,提高了對應急演練的深刻認識。二是明確責任。各單位應急演練工作小組對成員職責進行了分工,進一步細化各參與部門的角色定位和責任劃分,演練小組分為演練指揮小組、行政辦公保障組、信息技術保障組和電力保障組。以“統一指揮、職責分明、運轉有序、反應迅速、處置有力”為目標,制定了可操作強的的營改增應急演練方案。三是加強崗位人員培訓。在演練前,對所有演練涉及的崗位按標準化作業(yè)要求進行系統的操作培訓,如:小型機、服務器等機房設備關機的操作培訓,備用電源切換、突發(fā)矛盾處理等。通過各個崗位的培訓,為演練的順利進行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四是進行機房和配電設備的檢修。避免在應急演練過程中因設備原因出現不可預見的突發(fā)情況,為演練的順利進行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二)精心組織協作,確保應急演練有序開展
1.注重細節(jié),確保應急演練不走過場。為了避免開展營改增應急演練時,只是象征性地照本“比畫”、演練變成了“演戲”,導致一旦發(fā)生事故運維人員手足無措等現象發(fā)生,全系統跳出“劇本”,從開票、申報等環(huán)節(jié)充分模擬各類突發(fā)事件,靈活開展應急演練,全方位、多角度驗證應急預案的完善程度。一是演練前不將演練細節(jié)和盤托出,臨時根據演練進度增加演練內容。二是組織全員參與演練,并對參演人員不定時進行角色交換,提升各崗位之間銜接的流暢度。三是重點演練B崗業(yè)務人員處理突發(fā)情況的熟練度,以便A崗人員不在時及時替補。
2.緊貼實際,提升應急演練的可操作性和實戰(zhàn)性。本次營改增應急演練結合全系統日常工作經驗和實際情況,主要對5種情況進行了模擬:
模擬突發(fā)場景一:辦稅廳秩序混亂
由于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初期,辦稅廳涌入大量營改增納稅人,造成辦稅廳擁堵嚴重,不僅影響正常辦稅秩序,且由于工作人員業(yè)務繁重、高度緊張極容易導致納稅人在辦稅過程中與工作人員產生爭議,引發(fā)矛盾、沖突。此時,值班領導和辦稅廳負責人主動說明身份,及時將當事人從辦稅服務區(qū)引導到提前準備的獨立咨詢輔導區(qū),穩(wěn)定納稅人的情緒,了解爭執(zhí)起因,認真傾聽、做好解釋并快速解決。同時積極向上級領導匯報,立即開展分流工作,引導納稅人有序排隊,將納稅人安排到自助辦稅終端進行業(yè)務辦理,緩解前臺壓力。當高峰期出現時,可將部分納稅人送往第二辦稅廳或營改增備用服務窗口辦理業(yè)務,并迅速請求政務中心安保人員協助維持秩序,促使辦稅秩序得以恢復。
模擬突發(fā)場景二:系統網絡出現故障
營改增工作使業(yè)務量急劇上漲,造成計算機硬件設備或網絡出現故障,承載能力不足甚至系統崩潰,導致涉稅業(yè)務不能辦理。此時,工作人員迅速在大廳顯示屏上發(fā)布“系統故障,暫停服務”的告示,請示上級局技術保障小組,同時信息中心啟動應急方案,組織人員做好納稅人的疏導,引導納稅人在休息等候區(qū)等候,根據信息中心檢查情況及時向納稅人解釋,同時安排辦稅人員做好納稅人的安撫、疏導和工作進展告知。對不能長時間等待的納稅人,及時為其辦理臺賬登記,注明聯系電話和經營地址,待系統正常后,按序辦理并通過短信、微信告知納稅人辦理情況,同時通過“營改增服務車”上門送回納稅人相關資料。
模擬突發(fā)場景三:供電中斷
辦稅廳供電突然中斷,所有電源無法啟動,服務陷入暫停狀態(tài)。辦稅服務廳負責人及時查看電源開關,供電線路是否正常,使用備用發(fā)電機快速補給,辦稅廳前臺人員立即平復現場納稅人情緒,通過短信、稅企QQ群、廣播電臺等方式告知納稅人,避免更多納稅人進入辦稅廳。同時聯系事先對接好的供電局專業(yè)人員,及時請求供給予支援。經演練,各縣市區(qū)供電局提供的應急供電車平均10分鐘內即可抵達各辦稅廳,在供電局人員的幫助下,供電恢復正常,業(yè)務正常辦理。之后,通過發(fā)放二次優(yōu)先辦稅卡、延時服務、預約服務滿足滯留納稅人的辦稅需求。
模擬突發(fā)場景四:突發(fā)火災
辦稅廳作為公共場所,空間有限,電器老化等原因突然造成辦稅廳火災突發(fā),人群四處逃竄,場面混亂。辦稅廳值班領導立即切點電源,前臺人員暫停辦理業(yè)務,立即將票證、現金等重要財物鎖進保險箱,帶走保險箱鑰匙。全員迅速組織疏散納稅人,按照規(guī)劃好的逃生路線有序離開,避免擁擠和踩踏。火情較輕的,盡快組織工作人員采取滅火器撲救,同時撥打119火警電話求助,出動消防車,安撫受驚嚇納稅人,開辟營改增臨時應急辦公場所,維護現場秩序,并在第一時間向上級部門報告災情。
模擬突發(fā)場景五:涉稅輿情爆發(fā)
營改增期間,在辦稅廳辦稅人員擁擠,等待時間較長時,納稅人情緒容易失控,在微信朋友圈、個人微博甚至社交網絡上發(fā)布不良信息。迅速安排辦公室后勤組人員調查核實控制事態(tài)發(fā)展。通過信息中心追蹤等手段及時同該納稅人取得聯系,對發(fā)布內容進行真假調查和追責。主動上門收集分析該納稅人對營改增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盡早取得諒解,對其關注的焦點、難點問題進行回應和疏導,盡量消除各種負面影響,適時通過官方網站、微博公布處理結果,給公眾滿意的回應。
(三)持續(xù)改進,根據評估結果不斷優(yōu)化應急預案
一是演練結束后,及時對問題進行梳理,總結經驗教訓,營改增應急工作小組客觀真實地將演練過程中發(fā)現的問題記錄下來。二是組織所有參與演練的各類人員,觀看演練錄像回放和圖片,聽取各方意見和建議,將評估細化至每個細節(jié)。通過評估,驗證了演練方案是否具備可操作性,是否達到預期的效果,并及時對應急預案進行修訂,為今后的預案完善提供實踐指導。
營改增應急演練工作成效
通過開展全方位多角度的應急演練,一方面使全系統應急處置能力大幅提升,全面檢查了應對營改增突發(fā)事件所需應急隊伍、物資、裝備、技術等方面的準備情況,發(fā)現不足并及時進行了調整補充。另一方面強化了各科室之間的溝通能力,為有效處置和化解矛盾積累了經驗,切實做到了各崗位人員的技能全面、分工明確、臨變不驚、處置準確。(黔東南州局納稅服務科:李紹峰、楊海燕)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