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 凌忠云)2013年10月份以來,黔東南州法院系統先后將2051名“老賴”的資料錄入網絡,大大壓縮了他們的生存空間,部分“老賴”只好乖乖現身,到法院辦理執行手續。記者從黔東南州法院獲悉,目前懲治老賴,除了壓縮其生存空間外,法院又將推出“高招”。這一“高招”是法院即將與住建、國土等部門實現網絡連接,相關案件當事人的財產信息,將直接“曝光”。
據介紹,2013年10月份以來,黔東南州州、縣兩級法院依托全國法院執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統“失信被執行人”板塊,對符合失信條件的被執行人,即“老賴”,制作決定書后便將其錄入全國法院執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統,由系統自動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庫進行公開發布,并及時將名單移送有關單位進行懲戒。
目前的懲戒措施包括不能購票乘坐飛機、列車軟臥、高鐵,辦理金融機構貸款或者信用卡,不能申辦企業或擔任法人代表等,“老賴“的生存空間由此被極大壓縮。但是,前述的懲戒措施主要是信用上的,從技術層面而言,它是法院系統與銀行、機場、高鐵站等單位實現網絡連接的結果,而從今年起,黔東南州法院將擴大網絡連接面,讓更多“有關單位”參與到執行中來。
“目前,黔東南州法院已與州住建(房產)、國土、稅務等單位和部門展開了對接,今年法院系統的網絡就可與這些單位和部門的網絡實現連接。”黔東南州法院執行局局長彭開祿說,目前技術層面的施工正在進行中,預計今年6月30日左右完工。據了解,與住建、國土等部門實現網絡連接后,法院可以共享其資源。
“在執行案件過程中,法院通過住建部門的網絡,可以直接掌握相關當事人是否有房產;通過國土部門的網絡,可以掌握當事人是否擁有土地……它涉及的是對案件當事人財產的掌握。”黔東南州法院有關人士說,相對于信用懲戒,它的程度又加深了。
另據了解,黔東南州法院執行局年內將對歷年來未執行的案件進行一次大清理,之后將組織開展一定執行大行動,以期實現執行工作新突破。
黔東南州法院執行局局長彭開祿說,執行是一個老大難問題,而造成執行難的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一是被執行人隱身難找;二是財產隱藏無法查找;三是財產難于變現;四是各部門之間的聯動、配合沒有發揮作用;五是被執行人沒有財產,執行無法進行。
“盡管執行有難度,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已下定決心,盡快將這一難題化解,各級法院因此也都采取了積極的克難措施。”彭開祿說,今年,黔東南州法院就決定組織開展一次規模較大的執行大行動,而在行動開展之前,法院執行局的主要工作就是對歷年來未能執行的案子進行徹底的清理,目前清理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中。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