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一是通過地標產品提升農產品附加值。通過農業產業化提升專用標志注冊使用率,“丹寨鋅硒米”、“從江香豬及其系列肉制品”、“黎平香禾糯”等多個地理標志已運用到企業,有效提升了地理標志產品的品牌價值。如丹寨硒鋅米獲得地理標志產品后,產品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擴大,銷售價格增長4倍(目前市場價近40元/kg),產品銷往湖南、上海、山東、寧波、廣州等地,并與萬達集團強強聯手合作;錫利貢米吸引外來投資1億,預計年產3.6萬噸,產值3億元。
二是通過地標品牌區域保護帶動產業發展。如麻江藍莓地標保護地域由麻江藍莓基地發展到16個縣市,帶動藍莓育苗、種植、加工、銷售產業鏈發展。目前已有藍莓育苗企業10家,種植企業55戶,合作社14個,種植戶800余戶,建成加工企業9家,銷售企業4家,專賣店11家,種植面積13萬畝,鮮果產量達8000噸以上,成為中國最大藍莓鮮果產區,藍莓產業覆蓋人口10萬人以上。麻江藍莓及藍莓產品(藍莓紅酒、白蘭地酒、果汁等)已遠銷重慶、云南、廣州、上海、浙江等省份和城市,全州麻江藍莓產值上億,產業建設成效顯著,已成為全州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
三是通過地標培育打造特色品牌。今年我州12個產品和1個示范區入選省質監局“十三五”期間地理標志保護重點培育對象,積極培育麻江藍莓示范區創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目前我州獲得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總數已達15個,其中9個地理標志產品入選《中國地理標志產品大典》,有力地推廣了黔東南州地理標志產品,塑造了品牌形象,擴大了知名度,涌現出了麻江藍莓、丹寨硒鋅米、雷山銀球茶、從江香豬、三穗鴨、
凱里紅酸湯等多個知名品牌,有效提升了企業及產品市場競爭力。(蔣文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