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為貫徹落實全省消防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15年全州消防工作,提煉農村消防工作經驗,對2016年全州消防工作進行安排部署,4月10日,黔東南州人民政府召開全州消防工作會議暨農村消防現(xiàn)場會。副州長江朝倫出席會議并作重要講話,縣市政府分管領導、州消防安全委員會參加會議,會議由江朝倫副州長主持。
上午,副州長江朝倫率領觀摩團先后來到凱里市南花村、雷山縣也改村和朗德村進行農村消防工作實地觀摩。解說員從“農村消防基層責任落實、基礎設施建設維護、基群防群治措施落實、六改工作推進、消防知識宣普及”五大突出亮點總結了工作經驗。江朝倫副州長肯定了三個村寨的工作實績,并指出做法值得全州學習借鑒。同時觀摩團現(xiàn)場觀看了新產品、新技術的運用。
下午,在州政府西樓2號會議廳舉行全州消防工作會議。會上,朱遠奎副局長通報了2015年消防工作、對2016年重點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劍河縣和錦屏縣人民政府作了表態(tài)發(fā)言,雷山縣政府作經驗交流發(fā)言;王從剛支隊長宣讀了《2015年社會消防工作目標管理考核情況通報》。會議還對2015年度消防工作優(yōu)秀單位和個人進行了表彰,江朝倫副州長代表州政府與各縣市分管領導簽訂了《黔東南州2016年消防工作目標責任書》。
江朝倫副州長代表馮仕文州長作了重要講話,他以“成績很大、問題不少、教訓很多”十二個字概括了“十二五”期間的消防工作,一針見血地指出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建設與經濟社會發(fā)展不相適應、消防安全保障能力與群眾的安全需求不相適應、消防管理水平與現(xiàn)代社會管理要求不相適應等問題。他指出,要充分認識我州消防工作特別是農村消防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消防管理難度前所未有,火災防控壓力前所未有,事故負面影響前所未有。“十三五”期間,對農村消防、城市消防、園區(qū)消防、交通消防提出了新任務、新要求、新期待、新課題,省委省政府和社會各界都十分關注,各級一定要把消防安全當做重要的工作來抓,切實維護社會穩(wěn)定和諧環(huán)境。
江朝倫副州長要求,要深刻領會原省委書記趙克志的講話精神和要求,各級各部門要采取過硬的措施,認真將消防工作落細落小落實。一是建立健全責任防控體系。全州上下要構建“政府統(tǒng)一領導+部門行業(yè)監(jiān)管+第三方助推+單位自我管理”的多要素消防管理新模式,明確分管領導和人員工作職責,不折不扣抓好責任落實;二是強勢強化依法監(jiān)管。縣市、鄉(xiāng)鎮(zhèn)、公安等部門定時定期開展消防工作檢查,質監(jiān)、工商、消防等部門要開展消防產品質量聯(lián)合檢查行動;三是加大物防投入。堅持規(guī)劃先行,實施分類改造,整合政策資金,確保物防不拖后腿;四是用好技防手段。依托大數據實現(xiàn)整體防控,加大高科技消防產品裝備力度,大力推廣消防新產品;五是抓好群防環(huán)節(jié)。實施“防火安全公約全覆蓋、村寨消防安全聯(lián)防聯(lián)動、村寨專職消防隊伍建設、傳統(tǒng)防火手段提升、第三方專業(yè)機構服務”五大計劃,確保群防群治措施用之有效。
江朝倫副州長強調要進一步強化保障力度,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第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黨委政府要認真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的工作要求,檢查把消防安全工作與各項行政工作和經濟工作同部署、同實施、同檢查、同總結,嚴防責任落實出現(xiàn)“真空”;第二,強化投入保障體系。各縣市要認真抓好2016年消防工作責任書的落地落實,嚴格按要求將各項投入納入財政預算,加強資金監(jiān)管,確保專款專用;第三,建立消防應急救援力量體系。立足于“小火有人撲救,一般火災有人控制,大火有力量撲滅”的指導思想,建立多樣化的專職消防隊伍,基本覆蓋城鎮(zhèn)社區(qū)工礦企業(yè)、輻射農村和旅游景區(qū)的城鄉(xiāng)消防應急救援力量體系;第四,狠抓問責追責體系。進一步修改完善《黔東南州農村消防工作條例》,形成措施更細、問責更嚴、要求更高的地方性消防法規(guī),強化事前責任追究,嚴格事后追責;第五,構筑消防宣傳體系。消防宣傳是消防工作“催化劑”,務必要讓消防宣傳家喻戶曉、入腦入心。
會議以電視電話會議的形式開至縣級。州消防安全委員會成員單位主要負責人、部分獲獎代表、州公安消防支隊相關人員在主會場參加會議;各縣(市)政府、開發(fā)區(qū)管委會分管消防工作的政府、公安機關領導,縣市消防安全委員會成員單位負責人、消防部門相關負責人,各鄉(xiāng)(鎮(zhèn))政府負責人及各地消防安全重點單位負責人在當地分會場參會。(楊瀟 朱方毅)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