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五年建設,貴州省“十二五”時期婦女兒童發展目標絕大部分已實現, “兩規”總達標率為94.87%,其中婦女規劃達標率為95.38%,兒童規劃達標率為94.23%。數據表明,我省兒童學前教育入園率、孕產婦住院分娩率、女性接受教育培訓以及女性參政議政率等指標均大幅提升, “十二五”以來的貴州婦女兒童發展狀況為社會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婦女兒童生活質量整體提升
4月20日,貴州省婦兒工委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了我省“十二五”期間婦女兒童發展規劃取得的成就。據悉,貴州婦女發展規劃包括7大優先領域、 65項主要目標和87條策略措施,兒童發展涉及5大優先領域、 52項主要目標和61條策略措施。
我省教育、衛生、扶貧辦等34家成員單位以解決婦女兒童發展的突出問題為重點,在婦女兒童健康、教育、女性參政議政、性別平等、貧困地區婦女兒童幫扶等多方面,積極推進政策的落地和實施,整體提升了我省婦女和兒童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
在對“兩個規劃”實施的監測評估中,省婦兒工委廣泛檢查了34家成員單位在婦女健康、教育、經濟、參與決策管理、社會保障、環境、法律,兒童健康、教育、福利、社會環境、法律保護共12個領域,涉及117項主要目標,幾乎涵蓋了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
通過監測評估,及時準確地掌握了我省婦女兒童的發展狀況,能夠更加有效調整和制定促進婦女兒童發展的政策措施。
2016年4月21日星期四責編/黃盈瑩版式/呂琳麗文檢/羅紅慶第一眼A0594.8分!
“十二五”我省婦女兒童發展狀況交出答卷畢節市織金縣思源實驗學校,主要招收偏遠、貧困、處于生態核心保護區的鄉鎮中小學生。本報記者趙惠攝
“學生每年一次體檢”未達標
“兩規”終期評估結果顯示,在涉及婦女與健康的8項主要指標中,除“性病感染人數有所上升”外,其余7項指標已達到目標要求;在涉及兒童與健康的15項主要指標中,有12項指標已全面達標, “低體重率” 、 “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每年進行一次體檢”等兩項指標未達標。
2015年全省衛生經費投入從2010年的127.65億元增加到316.66億元,婦幼保健經費從1.45億元增加到6.26億元,新增三甲醫院22所,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逐步完善,基層群眾就醫條件不斷改善。
作為一項重要核心指標, “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等納入了政府年度考核,我省各級衛生醫療機構加強婦幼健康管理,建立婦女兒童健康檔案,實施“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等項目,共為200多萬名農村婦女進行“兩癌”篩查,為50萬名6-24月齡兒童每天補服一包營養包,全面推行校園營養午餐,持續改善貧困地區婦女兒童營養狀況。
據統計, 2015年底,我省孕產婦死亡率由2010年的35.40/10萬降為24.64/10萬,降低了10.76個十萬分點;嬰兒死亡率由2010年的18.21‰降為8.67‰; 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由2010年的22.91‰降為12.22‰。兒童貧血患病率、生長遲緩率大幅下降。
“普及學前教育”成績最突出
在婦女和兒童教育方面,五年來,我省新建和改擴建鄉鎮(街道辦事處)公辦幼兒園1650所、村級幼兒園3290余所,完成中職“百校大戰” ,基本建成花溪大學城、清鎮職教城和貴州大學新校區一、二期工程。貴州省教育廳副廳級督學潘建春介紹說,貴州自2013年起壓縮行政經費的5%用于教育“9+3”計劃,啟動普及15年教育,確保人人有學上,走出窮省辦大教育的圖強之路。
他認為在8項指標中成效最突出的是“基本普及學前教育” 。據介紹, 2011年以來,我省各級政府多渠道籌集資金77.18億元用于幼兒園建設,全省新增鄉鎮和城市社區公辦幼兒園1650所、村級幼兒園3290所。五年間,在未建立公辦幼兒園的鄉鎮和街道辦事處新增700所公辦幼兒園,從全省不到1/3的鄉鎮有公辦幼兒園,到2015年底實現鄉鎮和街道辦事處公辦幼兒園全覆蓋,提前六年完成學前教育中長期規劃目標任務,“入園難”得到較大緩解。2015年,全省在園幼兒數130.5萬人,比2010年增加53.6萬人;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80%,比2010年的55%提升25個百分點。學前一年毛入園率遠超85%,這也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個指標。截至2015年,我省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80%,高中階段毛入學率87.6%, 19個縣市區實現了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
針對職業教育的“短板” , 還在全國率先實施免費中職教育舉措,去年全省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達85.65萬人,比2010年增加48.08萬人,譜寫出了一份滿意的“窮省辦大教育”優秀成績單。
正廳女干部占12.84%
我省相關機構多年來堅持鼓勵和推進婦女在跨越發展中勇挑重擔、創立新功,平等就業和接受教育、女性參政議政的范圍和比例正在逐步擴大。“兩規”終期評估結果顯示,2015年,縣級政府班子配備率達98.86%;地(廳)級正職女干部占同級正職干部的比例占到12.84%;第十二屆省級人大女代表171名,達到28.5%的歷史高位。
五年來,我省實現城鎮新增就業267萬人,女性就業比例一直保持在40%以上;女性貧困人口比例由2010年49.43%減少至2015年的35.01%。另外,在“十二五”期間,省扶貧辦通過實施減貧摘帽、貧困縣整村推進,大幅減少了貧困人口數量。
據統計,五年累計實現減貧人口716萬人,其中婦女人口344萬人,占減貧人口總量的48%。其中:培訓各級、各類貧困地區婦女干部9089人(次) ,共培訓48.24萬貧困婦女,促進婦女創業就業。相關部門積極開展人口計生三結合幫扶工作,三年完成了在全省70個國家重點扶貧縣幫扶1757個農村計生戶的目標任務,其中婦女人數1690人,兒童人數2590人;對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實施小額貸款等惠農政策,其中參與婦女特色手工產業生產的貧困戶可申請扶貧小額貼息補助,五年共發放農村婦女小額貸款6.99億元。
設立婦兒庇護機構194個
此外,五年來,我省共建成鄉村學校少年宮826所,5個市(州)建成婦女兒童活動中心。
截至目前,全省設立受暴婦女兒童救助(庇護)機構194個,874人次婦女兒童得到救助(庇護);全省建設各類家長學校達1.27萬所,培訓家長8.98萬人次,全省婦女獲得法律援助累計人數34399人,獲得法律援助的未成年人達6431人。
“兩規”終期評估結果顯示,涉及婦女與社會保障的9項主要指標、涉及兒童與福利的8項主要指標均已全面達標;在涉及婦女與環境的14項主要指標中,有13項指標已達標, “婦女兒童活動陣地建設”基本達標;在涉及兒童與社會環境的10項主要指標中,有8項指標已達標,“每個街道和鄉鎮至少配備1名專兼職的兒童社會工作者” 、“90%以上的城鄉社區建立1所兒童之家”等2項指標基本達標。
婦女兒童權益變化“翻天覆地”
貴州省婦兒工委辦公室專職副主任朱雪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到,通過10余年的努力,我省促進婦女和兒童權益保障,看似“不知不覺” , 其實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舉例說女性參政議政一項,10年前,全省女干部配比不足50%,而通過規劃中的配額制實施,目前縣級政府班子的配備率已達到98.86%的良好局面。
孕產婦分娩率因經濟、觀念以及醫療服務不到位等因素, 2000年,全省孕產婦在家分娩率為十萬分之一百三十七,去年這個數據已大大降低到十萬分之三十。這得益于實施“降消項目” 、 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項目、母嬰阻斷項目、孕產婦和7歲以下兒童系統保健基本項目等,大大提高了農村孕產婦的住院分娩率及孕產婦系統管理率。目前我省已形成了覆蓋市、縣、鄉、村的孕產婦急救網絡,在新農合和住院分娩補貼政策下,貧困孕產婦住院分娩已經實現全減免。
據了解,我省“十三五”婦女兒童發展規劃,目前已由各成員單位開展進一步的充分研討和制定,力爭盡快出臺具體指標和規劃。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