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21歲的開陽小伙,因患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隨時都有生命危險,急需骨髓移植,由于家境貧困,30萬元治療費沒有著落。6月5日,在病床前,小伙告訴記者:“哪個好心老板愿意搭救我,我愿幫他打一輩子的工,以此報答救命之恩。”
在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血液科3樓32床,記者見到了躺在病床上的患者汪龍,姐夫蘇小強正在照顧他。
汪龍家住開陽縣毛云鄉簸箕村大塘組,4歲時喪父,今年21歲的他,幾年前就到浙江打工,從事過餐飲服務,在醫療器械廠上過班。
今年4月份,汪龍自感身體不適,身上出現紅色出血斑點。隨后,回到貴陽診斷為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
汪龍的姐姐說,她家有三姐弟,她早已出嫁到銅仁,現在帶著兩個娃娃,家庭負擔不輕,另外一個弟弟去年去了甘肅當消防兵。母親50多歲,體弱多病,也是無能為力。
今年4月29日,弟弟汪龍住進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到目前為止已經花了8萬多元錢了,其中多半是向親戚朋友們借的。“弟弟雖有新農合的醫保,可以報銷一部分,但是治療費得先墊錢,我們拿不出幾十萬。”
采訪中,主任醫生何玲告訴記者,汪龍患的是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低,容易感染出血,隨時都有生命危險。有兩種治療方案可行,一是骨髓移植,另外就是采取抗淋巴細胞球蛋白治療。骨髓移植大約需30萬元左右的治療費用,而抗淋巴細胞球蛋白治療,雖僅需15萬元左右,但根據患者本身的實際情況,如果條件允許,建議采取骨髓移植。
萬般無奈,無路可走。躺在病床上的汪龍告訴記者:“哪個好心老板愿意搭救我,我愿幫他打一輩子的工,以此報答救命之恩。”
作者:姚東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