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鶴強調,脫貧攻堅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略全局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增強做好脫貧攻堅工作的責任感。做好劍河縣定點幫扶工作,是中央交給中央財辦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中央財辦高度重視,和有關方面一起,共同研究確定了“生態脫貧·綠色發展”的脫貧攻堅方案,明確細化了重點幫扶8項任務,計劃通過5年的努力,完成精準扶貧任務,同時為劍河未來的發展打下一個好的基礎。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思路,著力開發綠色生態產品,利用良好生態環境發展旅游觀光和康體養生產業,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不斷取得新成效。要真正實現“生態脫貧·綠色發展”,辦好教育是關鍵。我們的教育要更強調機會公平,從孩子們的需要出發,面向就業、面向市場,提高創業能力和為人民服務能力,使受教育者適應未來的發展需要。要積極探索、勇于創新,在扶貧脫貧的精準性、可持續性上狠下功夫,用劍河脫貧攻堅的實際成效來檢驗和衡量定點幫扶工作管不管用、到不到位。
陳敏爾說,中央國家機關定點幫扶,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推進脫貧攻堅的重大舉措。中央財辦定點幫扶劍河縣,體現了高度重視、高位推動,體現了真情實意、真抓實干,體現了精準定位、精細落地,各項工作抓得緊、做得實,具有很強的示范性和指導性。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守住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把“精準”二字進行到底,積極探索生態脫貧、綠色發展之路,堅決打好脫貧攻堅主動戰。要通過加強生態保護和治理促進脫貧,抓好植樹造林、退耕還林和林業管護,念好“山字經”、做足“水文章”。要通過實施易地扶貧搬遷促進脫貧,統籌經營好搬出地承包地、宅基地、山林地資源,精準解決好搬入地就業、就學、就醫問題,消除搬遷群眾的后顧之憂。要通過發展生態產業促進脫貧,因地制宜發展農副產品加工、鄉村旅游、農村電商等特色產業,讓生態資源變成現錢。要通過釋放生態體制改革紅利促進脫貧,加快完善生態補償機制,借鑒推廣“三變”改革經驗,推動綠色資源惠及村集體和貧困戶。劍河縣要用足用好中央財辦幫扶力量,抓好產業化、項目化、政策化、制度化落實,在生態脫貧、綠色發展上闖出新路子。
座談會上,省委政研室和劍河縣分別匯報了聯絡聯系和定點幫扶工作情況,有關企業、合作社和村支“兩委”代表作了發言。
調研期間,劉鶴一行還出席了劍河縣“中財永利園丁獎”表彰會,向150位優秀校長、班主任和老師頒獎,見證了魯迅中學與劍河縣民族中學結對簽字儀式,并參觀了劍河縣民族中學、凱里學院,走訪慰問了劍河縣革東鎮屯州村張德志等三戶貧困家庭,考察了“雷阿哥”農產品電商平臺、凱里云谷田園等企業。
中央財辦有關負責同志,浙江永利集團負責人,省直有關部門、黔東南州和劍河縣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會議和調研。(作者:許邵庭)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