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創新民生監督機制嚴查群眾身邊腐敗綜述
今年10月,玉屏自治縣朱家場鎮大興村的殷玉純的山羊養殖項目又得到縣扶貧辦的產業扶貧資金扶持了,談起這兩年國家對群眾脫貧攻堅的投入,殷玉純笑容里全是“獲得感”。而在2014年,其申請的小額扶貧貼息貸款被村干部克扣。
2014年以來,貴州省通過創新基層紀檢監察管理體制,強化民生監督,嚴肅查處群眾身邊腐敗和“四風”問題,倒逼行業主管部門和各級黨組織切實履行民生項目資金監管主體責任,使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在基層落地生根,以嚴明的紀律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保障。
創新監督機制激發監督活力
筑牢做實基層黨風廉政建設
通過整合監督力量,明晰監督權,強化了基層紀檢監察監督力度,提升了監督實效,解決了不愿、不敢、不會監督的問題
2013年初,《中國紀檢監察》報刊發了一篇報道貴州省赫章縣河鎮鄉發達村村支書何萬紅雁過拔毛貪腐文章《被風吹走的村支書》,文章里的一個細節當時被多家媒體轉載:何萬紅給村里70余歲老人王光學慰問金100元錢,后來才知道,上級民政部門給的是200元,其中100元被何萬紅裝進自己腰包。
對民生資金雁過拔毛,直接侵占的是群眾的“養命錢”“救命錢”,讓人有切膚之痛。
貴州是全國貧困程度最深、脫貧任務最重、實現同步小康最艱巨的省份之一。每年中央和省投入的民生項目資金量大面廣,如果被基層干部侵占,脫貧攻堅的目標就不能實現,群眾就會對黨產生怨氣、失去信心,最終動搖黨的執政基礎。
“必須嚴查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讓老百姓對全面從嚴治黨有更多的獲得感,從而更加信任和擁護我們黨。”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宋璇濤態度堅定。
嚴查群眾身邊的腐敗,基層紀檢監察機構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是關鍵。
但長期以來,因受管理體制等原因的束縛,導致鄉鎮紀檢監察干部監督權不獨立、兼職過多、監督資源整合受限等問題突出,不敢、不會、不愿監督,部分鄉鎮紀檢監察組織沒有發揮職能作用,一年到頭不辦案,被群眾戲稱為“白板”紀委。
創新基層紀檢監察管理機制,充分發揮基層紀檢監察機構職能作用,迫在眉睫。
底層試點、頂層設計。2014年3月,在畢節試點并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省委統一部署,在全省各鄉鎮設立民生監督組,推行民生監督體制機制改革創新。
通過整合縣(區)紀工委監察分局和鄉(鎮)紀委人力資源,以鄉鎮為單元設立民生監督組,建立縣級紀檢監察機關、紀檢監察派出機構和鄉(鎮)民生監督組縱橫交錯的立體監督格局,充分發揮了基層紀檢監察機構的職能作用。
“改革的核心是保障了監督主體的獨立監督權,讓基層紀檢監察干部真正實現專施主業。”通過整合力量、交叉辦案,監督的活力得到充分煥發,監督主體的監督自信也得到充分彰顯。
——增強了監督執紀獨立性、權威性。民生監督組人、財、物由縣紀委統一管理,明確民生監督組與鄉鎮黨委、政府的關系是監督與被監督關系,鄉鎮紀檢監察組織行使職權更為獨立,破解了“同級監督太軟”的問題。
——整合了監督力量。縣級派駐紀工委書記兼任民生監督組組長,可以抽調、組織所管轄的民生監督組組織開展集中巡查、交叉檢查,重大線索由縣紀委統籌安排處理,有效整合了資源。
——更加聚焦主業。民生監督組成員專司紀檢監察職責。針對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重點聚焦民生領域。
通過監督力量的有效整合,市、縣、鄉紀檢監察部門建立了信息共享機制,上下聯動機制更為順暢。
基層紀檢監察干部普遍反映,改革后集中精力抓監督,集中力量查辦案件,過去幾個月辦不下來的案件,現在較短時間就查實了。
左鳩戛鄉是納雍縣的一個偏僻鄉鎮,鄉衛生院原院長龍明康曾多次被舉報,鄉里也組織過調查,而案子一度無法突破,民生監督組進駐后,一周時間,這位院長收受藥品銷售商22.7萬元被查了出來,被開除公職、移送司法。
機制創新激發了監督活力,有力提升了基層紀檢監察機構履職能力和監督效率。通過主動作為、積極作為,發現問題線索,改變了過去無案可查的狀況,使原來的鄉鎮紀檢監察干部實現了由單兵作戰、力量分散到集體作戰的轉變,監督力量更加強化,案件辦理效率、成案率、辦案質量明顯提升。
從2014年3月民生監督組成立至今,全省立案24695件、查結21184件,占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立案數的83.9%。
緊盯重點領域強化監督執紀
堅決查處整治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
通過強化案件查辦,形成有力震懾。同時,抓早抓小,動輒則咎,織密紀律之網
“榕江縣扶貧辦原主任李勇、榕江縣科協原副主席潘順輝、古州鎮人大原主席禹榮喜、榕江縣朗洞鎮黨委原書記楊銳等人,因在朗洞鎮‘集團幫扶、整鄉推進’產業扶貧項目實施過程中嚴重違紀,均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并移送司法機關。”黔東南州紀委通報的榕江縣扶貧系統窩案,涉及該縣扶貧辦等6個單位的22名黨員干部,其中5人被移送司法機關,涉案金額600余萬元。
這是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以專項監察為抓手,精準發現問題,集中查處整治民生領域問題的縮影。
2015年,在全省民生領域開展整治鑄廉行動,正式開展了一場指向明確的“拍蠅”行動。
圍繞扶貧攻堅大局,盯住問題發生線索較多的領域,分批分類在職能部門自查自糾的基礎上,每年省級層面統一安排2個專項監察,各市(州)在保證完成全省統一項目的同時,自選開展1至2個專項監察。
通過開展專項監察,嚴肅查處截留、挪用、擠占、套取、騙取項目資金等違紀行為,通過一個領域、一個領域的整治,精準發現和查處了一批違紀問題,形成了有力震懾。
——針對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管理使用中的違紀問題,共立案1190件,黨紀政紀處分1095人,移送司法機關60人。
——針對產業扶貧項目的違紀問題,共查處2278起,給予黨紀政紀處分2406人,移送司法機關214人。
——查處征地拆遷領域腐敗問題233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283人,移送司法機關90人,涉案金額9827.83萬元。
……
2015年以來,全省統一開展的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中職和普高學生資助金、扶持微企補助資金、家電下鄉補貼資金、信貸扶貧資金專項監察共立案2609件,黨政紀處分2118人,移送司法機關132人。
在民生監督推進過程中,堅持邊規范邊總結邊提升,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創新監督手段。
延伸監督觸角,在全省18693個村居共組建村級民生監督員隊伍共57398名,及時發現苗頭性問題。
探索運用科技手段加強扶貧項目監管,紀檢監察機關針對專項監察發現的突出問題,督促職能部門完善民生資金監管系統,強化監管。建立“民生資金云”大數據平臺,設置了干部及親屬領補資金、人均領補標準等23個督查模型,通過系統數據分析對比,及時研判分析預警問題。在黔東南州試點推出僅兩個月,利用大數據平臺發現民生資金領域問題就達1.06萬個,發現問題數量超過了2015年全年的總和。
強化對基層干部履職行為的監管。制定印發《貴州省國家公職人員、村(社區)干部落實惠民政策行為規范(試行)》,提出“四要五嚴禁”,建立村干部及其親屬享受非普惠制惠民補貼申報、公示和核實抽查等相關配套制度,規范基層干部落實惠民政策行為。
轉變執紀理念,拓展工作內涵。2016年,按照省紀委監察廳的統一部署,基層紀檢監察機關把民生監督工作與實踐“四種形態”相結合,不斷深化探索,推進基層管黨治黨嚴緊硬。針對民生項目資金監管發現的問題,民生監督組依托鄉鎮教育談話室,針對性開展預防提醒、詢問示警、糾錯誡勉、問責處分“四類約談”,抓早抓小、層層設防、級級阻擋,把紀律挺在前面。
民生領域整治鑄廉行動,一步一個腳印。從專項監察到實踐“四種形態”、抓長抓常,越織越密的監督網,越來越嚴的紀律要求,讓群眾身邊的腐敗和“四風”問題無處遁形。
堅持標本兼治強化督責問責
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在基層落地生根
既問責落實主體責任不力的基層黨委,又問責監督責任不力的紀檢監察機構,解決好全面從嚴治黨“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日前,惠水縣林業局分管副局長宋運昌因鄉鎮林業站發生多人集體違紀受到黨內警告處分,宋運昌感慨地說:“以前認為只要自己不貪、不拿就不會出現多大問題,通過這個事情發生以后,使我警醒,深刻地認識到,在自己分管的工作中,有監管不到位,落實主體責任不力也會受到問責。”
開展專項監察有力地震懾了腐敗分子,但要遏制住民生領域腐敗問題的滋長蔓延,還需強化源頭治理。
“紀檢監察機關要堅持以紀督政、以紀促政。在紀律審查時,要做好下半篇文章,督促相關職能部門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從源頭上遏制腐敗問題。”省紀委有關負責人指出。
把問責作為倒逼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落實的“利器”。在民生監督工作中,紀檢監察機關堅持 “一案雙查”,對扶貧領域違紀問題多發頻發、突出問題整治不力的地方、單位,在嚴肅處理當事人的同時,倒查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追究上級主管部門和相關領導的責任,以強力問責促進擔當盡責。
——嚴查強占掠奪貪污挪用補償款問題,37人因落實“兩個責任”不力被問責。
——嚴查農村低保領域腐敗問題,157人因落實“兩個責任”不力被問責。
——嚴查征地拆遷領域腐敗問題,37人因落實“兩個責任”不力被問責……
2015年到今年9月底,388名黨員干部因履行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和領導責任不力受到問責處理。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還著力做好查辦案件的下半篇文章,通過下發監察建議書、約談相關負責人、組織召開警示教育大會等方式,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以案促責、以案促教,倒逼相關職能部門切實履行好項目、資金監管的責任,實現查處一批案件、警醒一批干部、堵塞一批漏洞、“鑄廉”一個領域的執紀效果。
黔東南州紀委組織對全州產業扶貧項目資金開展專項監察,嚴肅查處了涉及5個縣的11起腐敗案件,包括3名縣扶貧辦一把手在內的14名扶貧系統黨員干部被立案調查。針對榕江縣扶貧系統腐敗窩案暴露出來的問題,召開教育整改專題會議,20多名涉案黨員干部受到震懾,主動向組織交代問題,上繳違紀所得。根據案件暴露的問題,州紀委向州扶貧辦下達了監察建議書,要求堵塞監管漏洞、規范日常監管。
主體責任壓緊了,監督責任也要壓實。開展民生監督工作以來,省紀委監察廳不斷強化對市縣紀檢監察機關履行民生監督職責的督促、檢查和管理,抓牢抓實監督責任。
建立民生監督工作定期通報制度,每旬定期對各民生監督組發現問題、紀律審查等情況進行通報。采取約談“0”案件民生監督組組長,抽調補充力量幫助發現問題線索、查辦案件等方式,推動嚴格監督、嚴肅執紀。
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領導班子成員深入基層,層層開展民生監督工作明察暗訪。2016年,針對發現的工作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省紀委專門召開了全省民生監督工作電視電話會,亮“丑”揭短,督促各地整改問題,進一步深化、規范和提升民生監督工作。
召開全省紀檢監察系統加強扶貧領域監督執紀電視電話會議,召開全省反映扶貧領域涉嫌違紀問題信訪舉報現場交辦工作會......今年以來,圍繞中央紀委和省委新部署新要求,省紀委密集部署,積極推進整治扶貧領域違紀問題,把民生監督工作抓得更細、更深、更實。(黔清風)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