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一般年份中,貴州每年汛期的水旱災害都比較重,呈現“澇旱交替、先澇后旱”的特點,其中洪災集中在5月中下旬——7月中下旬,伏旱集中在7月下旬——8月中下旬,且旱災往往重于洪災。
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專家介紹,今年5月入汛以來,貴州累計出現了10多輪強度大、范圍廣、破壞力強的暴雨天氣過程,大方、織金、黎平、碧江等多個縣區發生嚴重內澇,其中大方縣理化鄉偏坡村、銅仁市印江縣等地發生嚴重山體滑坡災害;赤水河、太平河、打邦河、錦江等近20條河流發生超警戒水位洪水,列2000年以來同期發生數量第二位。
“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環境變化,極端天氣事件呈現增多、增強的趨勢,貴州多災并發、重災頻發特點明顯。要清醒認識和解決我省防汛抗旱減災體系仍存在的基礎設施薄弱、預警預報難度大等諸多薄弱問題。”省防辦專家提醒,在明年的防汛抗旱工作中,要超前做好準備,重點強化水庫、水電站安全度汛,著力加強山洪災害防御,科學防御城鎮內澇。(曾秦)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