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雙修——金山小學
該校校長王紹邦自幼習武,根據自身優勢,將武術作為學校特色文化推廣,聘請武術協會師傅和民間武師到校擔任武術教練,在全校積極組織動員,很快形成了習武為樂的良好氛圍。走進金山小學,武術文化十分濃厚,“尚武立志”“文武雙修”“弘揚國術”等宣傳語理醒目可見。“習武最重武德,習武能培養毅力、心智和約束行為,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懂得做人的道理,促進學生個性和諧發展”,王紹邦校長如是說。
該校武術表演隊多次參加縣級以上文藝演出,深受群眾喜愛。在2016年丹寨縣第一屆武術比賽中取得兒童團體第一,2016年丹寨縣武術協會授牌金山小學為“丹寨縣武術協會金山小學訓練基地”,2016年“黔東南州第九屆運動會暨第三屆少數民族運動會”上,該校學生陳瓊、李秋燕分別取得對練和槍術的銅牌,2017年2月12日,在“第二屆中國·凱里灣水民族民間武術傳承演武大會上奪得8個單項獎和團體總分第二名的好成績,得到州武協領導和組委會的高度贊揚和充分肯定。
足球夢之隊——揚武民族小學
揚武民族小學可謂是一所聚民族文化、足球運動為一家的特色學校,揚武民族小學依托當地的民族文化,成功地把民族民間文化鍥入校園學校教育教學,該校錦雞舞、蘆笙舞、刺繡、苗帶編織等苗族傳統文化在這里生根發芽。該校足球運動堪稱“特中之特”,該校十分重視發展足球運動,縣內的歷屆體育比賽中,冠軍總是緊緊抓在揚武小學的手中,揚武小學代表隊在全州第九屆運動會暨校園足球三級聯賽中,初露鋒芒,斬獲第五名。
該校楊勝校長曾表示:我們不光只訓練一支足球隊,而是要培養大家都喜愛參加足球運動,以足球拼搏精神培養學生競爭和合作、頑強拼搏的精神,從中享受足球快樂、培植足球文化,豐富學校素質教育的內涵才是目的。正因如此,揚武民族小學師生不懈的努力,充分挖掘學生潛能,培養學生特長,并入圍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名單之列。如今,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已成為揚武民族小學的一大辦學亮點,并得到各級領導高度好評,吸引省內多家媒體采訪和兄弟學校前來參觀學習。
車模、航模基地——長青小學
該校早于2006年組建車航模興趣小組活動,在抓教學質量管理的同時,以航空模型運動為基礎,建設科普教育基地,聘請專家到校指導,積極開展科普活動,逐步完善一套行之有效學生的科技創新活動,通過在校內廣泛開展科普宣傳及實踐活動,全校逐漸形成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濃厚氛圍。學校師生參加車航模比賽獲得過1項國家獎項,2015年獲州級特色學校稱號,僅在2016年11月在全省青少年模型錦標賽上獲得14個獎的好成績。
古瓢琴舞之鄉——雅灰小學
雅灰小學是丹寨縣最邊遠的鄉鎮中心完小,距雅灰小學僅四公里的送隴村擁有百鳥衣和古瓢琴兩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素有“古瓢琴舞的發源地”的美譽。雅灰小學狠抓教育教學質量的同時,依托當地濃郁的民族文化,大力開發、挖掘和弘揚民族民間優秀文化,聘請民間藝人擔任指導教師,訓練學校文藝骨干,編排傳習錦雞體操、古瓢琴舞、蘆笙舞等,使民族文化得到有效普及和傳承。其中,最為獨特的古瓢琴舞成為當地一道靚麗的風景。通過民族文化傳習,使廣大學生了解了民族民間文化的歷史和來源,豐富了素質教育的內容,增強了教學吸引力,搭建多元成長的教育平臺,為上一級學校輸送了一批批特長生。
示范之星——丹寨民族高級中學
學校以“走出大山,報效國家”為校訓,以“培養更多丹寨子弟圓夢大學”為支撐,以“傳承民族文化”為特色,以“身正學高敬業善待學生”為教風,以“尊師守紀勤奮讀書報國”為學風,辛苦耕耘,幫助眾多丹寨子弟走出大山,圓夢大學,學校教學質量長期走在全州前列,在黔東南大地贏得了應有的尊重和社會信賴,中央、省電視臺等多家媒體曾多次報道該校辦學特色成就。多次受省州表彰。2016年高考中,應屆生一本上線率192.3%,應屆生二本及以上總上線率為58.2%,雙雙位列全州第一位,同時,也實現我縣考生清華大學錄取“零”的突破。
學校致力推進普通高中多元化辦學,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開設民族蘆笙芒筒班、民族器樂班、民族蠟染班和民族舞蹈班等興趣特長班,走出了一條高中教育特色鮮明、多元化發展的辦學路子,為普通高中學校辦學增添了活力,培養了眾多才藝兼備的學子,成為當地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陣地。2016年成功創建省級示范高中,成為當地乃至全省特色辦學示范學校。(劉中洋)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