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丹寨縣石橋村外的天然溶洞白皮紙作坊,是目前貴州省保存較為完好的古法造紙作坊之一,洞內很多傳統造紙設施設備傳承已超過百年。當地造紙工匠至今還沿用著自唐代以來的古法造紙工藝,利用溶洞內冬曖夏涼的恒溫氣候及洞內天然的優質水源,生產出了白皮紙、國畫紙、古籍書籍修復紙、花草紙等各類傳統紙制品,銷往國內及出口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地,古老的洞中造紙作坊也成為旅游者青睞的觀光景點,使更多的人了解原汁原味的古法造紙技藝,讓這項工藝得以傳承和發展。
造紙工梅小林在洞中作坊制作古紙
造紙工張光貴、羅友軍在晾曬古紙
據了解,丹寨縣石橋古法造紙技藝在2006年6月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前石橋村有36戶近90人從事著古法造紙這項傳統技藝,年產值近560萬元。(黃曉海 攝影報道)
造紙工張光貴在洞中作坊抄紙
造紙工張光貴在檢查晾曬的古紙
造紙工張光貴在晾曬古紙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