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路我們盼望好久了,還有2天就竣工了。”在青塘村馬頭巖通組路施工現場,看著硬化后寬闊的路面,黃平縣谷隴鎮青塘村馬頭巖村民吳征月十分興奮。
馬頭巖通組路全長1.5公里,通往該村4個村民小組,涉及150余戶、800余名村民通行,是群眾出行的必經通道。但是,此路以前是爛泥路,下雨天,行人出行困難,車輛基本無法通行,嚴重影響村民的生產生活和農副產品運輸。
在開展大扶貧戰略行動中,該鎮爭取資金對該路進行硬化,道路硬化后,不僅可以解決村民的通行,還將帶動該村的產業結構調整,解決該村800余畝的小米和稻田魚的種養殖和銷售運輸,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這下好了,我們的田魚和小米不愁運輸了。”村支書潘剛感慨道,“以前路太爛了,車進不去,我們的稻田魚運不出來。去年我家3畝田的稻田魚通過人工挑到街上都死了1/3,我家少收入了2000元。”
據悉,谷隴鎮作為貴州省20個極貧鄉鎮之一,在2020年前將集中投入10.99億元對全鎮主干道、通村路、通組路、產業路等交通路網進行修建和改造升級,徹底打通貧困地區貧困群眾致富路。(彭俊能)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