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來來,里邊坐,我馬上接完這幾單,沒得法,急著發貨哩!”若不是見她熟練的敲擊鍵盤和快速地處理電腦左下角一個個閃爍著的淘寶訂單,眼前的陳美娟跟村里其他的農村婦女無異,很難想象身處大山中的她,通過打拼,不僅收獲財富實現了致富夢想,更傾情回饋著幫助過她的鄉親和當地政府,助農增收。
陳美娟,錦屏縣固本鄉務翁村人,過去一直在縣城里做些服裝生意,因家中老人得病需人照料,2016年她放棄了原有生意,回鄉創業,學著用網絡開起了農村五谷雜糧網店,依托縣、鄉兩級政府大力助推農村電商的發展紅利,利用微博、微信、QQ等新媒體幫助鄉親營銷農特產品,成功走出了一條由傳統農產品向新型電商農產品發展的轉型之路。
陳美娟的固本郵政電商扶貧點
部分線上與線下同步售賣產品
好產品多著呢,想法兒“曬”出去那就是商機
“現在綠色無公害的農特產品蠻受歡迎,固本山清水秀沒得講滴,當時就想起把我們自己種的瓜果蔬菜掛在網上賣,肯定能賣個好價錢!”陳美娟說著點開了自己網店的發貨訂單,看到近期的銷售金額已逾10萬元,一天接十幾單是常事。
“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成功路上自少不了磨難。最初,她作為一名農村婦女,對電腦不熟是“硬傷”,更不用談使用微博、微信,如何在淘寶網開網店?買賣東西?這一切對她來講都是陌生的。
“第一次賣農村的這些東西是通過微博給廣東的一個朋友寄去了10斤蜂蜜和20斤大豆,那時候我還沒有網店,也不會使用支付寶,這位朋友對我非常信任,通過銀行賬號給我打錢,第二天我就跟我的朋友寄去大豆和蜂蜜。朋友收到后對我們的農產品贊不絕口,通過那筆交易,讓我嘗到了電子商務的甜頭,更加增加了我的對電商開展的信心,隨后就開始向身邊開網店的朋友學如何在淘寶上開網店、如何利用微博和微信來做營銷。”陳美娟回憶說。
然而,后來的發展遇到了許多的困難和挫折,如對電腦知識的不熟悉、產品圖片做的不美觀,無人問津;不懂得如何去做營銷;農產品在物流運輸中出現質量等一系列問題······她曾經一度想過要放棄。但就在要放棄時,她反復問自己:“難道這點困難就難倒我了嗎?晚上思來想去,不能輕言就放棄。”
2016年,錦屏縣的電子商務剛剛起步期,但政府的重視和扶持力度前所未有,讓不少人看到了希望,在丈夫、朋友的鼓勵下,她參加了縣政府主辦的網店培訓班,了解了電子商務有關知識,掌握了網絡營銷的基本常識。
陳美娟向錦屏縣人民政府縣長劉明波介紹電里的產品
乘錦屏電商融合發展“東風”,于奮斗積累中繪就藍圖
“開網店不是鄉里的趕場擺攤,買的人多,挑的人也多,要想做好網上的買賣,就必須把消費者的感受擺在第一位,為他們著想想辦法改進,在貨比三家的時候自然我家的就不會差。”她自豪地展示了一位前后6次下單的臺灣顧客。
創業的道路是艱辛而曲折的,一路走來,她積攢了經驗,也收獲了滿滿的關懷。不熟的就練,不懂的就問縣里培訓班的老師和農產品加工專家,摸索與堅持中,她成功解決了產品物流、對農產品的土加工的色質不好看等難題,熟練掌握了部分干制農產品需用火慢慢烤干,部分要用太陽曬干,應控制的最適宜烘(曬)干的成度等知識。
“這個店里里外外的少不了她,很辛苦,為了讓客人早些收到寶貝,半夜起來是常事”陳美娟的愛人楊承潛說。
為擴大銷售范圍、縮短送貨時間和保障質量與口感,她的網店已與郵政部門結成合作伙伴,時值錦屏電子商務與“互聯網+”與融合發展火熱期,大力倡導農文旅游等產業、“互聯網+”和“三創”相結合,在當地政府的“牽線搭橋”下,鄉郵政網店落戶建成,搭上“大山淘寶”電商快車道,集中銷售固本鄉一帶的大米、土蜂蜜、粟米、大豆等農特產品,讓“山旮旯”里的農產品得以通過電子商務走向了全國各地。
“只要聽到‘轟轟轟’,就曉得是大貨車來拉貨嘍,人忙車也忙,也給店里添了不少人氣呢”固本集鎮的小飯館老板老楊順嘴的說。
錦屏縣人民政府縣長劉明波到固本郵政電商扶貧點實地調研
助農扶困終獲肯定,回饋社會鑄就山里的“女強人”
通過各種有效模式,陳美娟的網店生意越發紅火起來,如今,月累計幫助當地群眾銷售農產品1000多筆,銷售金額達到10萬元以上,當地干制農產品暢銷一空,突出解決大山里的農產品買賣難題的同時還有效實現了助農增收。
為方便鄉親們,她和郵政實行上門收購,讓當地農民足不出戶就能把自家的農產品好價錢賣出,既拓寬了農特產品銷售渠道,又真正幫助農民得到了實惠,也豐富了自己的銷售經歷和營銷思路。
“鄉里交通不好,大伙兒都覺得網上銷售不靠譜,但我們這出產的最自然的最甜最鮮的瓜果就是我們最亮的牌子。我開這個店子找得一點錢,但是我曉得這里頭有街坊鄰居和政府很大的幫助,為了家里和大家的支持,我會全力辦好這個店,不辜負大家”陳美娟動情地說道。
心系當地父老鄉親,情牽當地黨委、政府,陳美娟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2017年4月,她與合作伙伴郵政一起拿出5000多元為固本鄉務翁小學的孩子們購置了書包、文具和圖書等學習用品。因常年照顧家里患病老人,讓她對孤寡老人和困難群眾家庭多了一份感同身份和同情,也成為他們的知心人,抽空就會去陪著說說話、收拾屋子打掃衛生。
“很感謝能幫助一些群眾增加一些收入,做好這家五谷雜糧網店不僅是我的事業,更是對鄉親的一份責任和感謝”,正是這種情懷,更加讓她堅信一定要帶給大家更多無污染、純天然的農家產品,同時,也激勵著她不忘以自己的開店經驗幫助身邊想涉足網店的年輕和農民走向脫貧致富之路。
“美娟是我們務翁的‘本事人’,她不僅把村里人不敢想不會做的事干成了,還幫著大伙兒把地里種的瓜果好價錢賣出去,她是我們這片山里的女強人!”務翁村七組村民石慶榮激動地說道。(劉格遷 楊系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