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貴州省人民政府下發《關于新形勢下加快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到2020年,全省有效商標注冊總量達到10萬件,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10個以上,受保護地理標志產品達到230個。
《意見》圍繞提升知識產權創造、轉化運用能力、嚴格知識產權保護、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強化組織實施保障5個方面,細化明確了16項具體任務。
其中,提升知識產權創造能力方面,《意見》強調,發揮企業在知識產權創造中的主體作用,將知識產權創造作為科技計劃項目立項、上市后備企業遴選和著名商標認定的重要依據。發揮高校、科研院所在知識產權創造中的重要作用,支持高校、科研院所針對制約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與企業開展協同創新、集成攻關,突破產業發展重大關鍵技術,創造一批支撐產業發展的知識產權。完善知識產權登記和申請注冊機制,建立知識產權申請綠色通道,推進專利和商標便捷申請;推動開展集專利快速審查、快速確權、快速維權于一體的綜合服務,推進民間工藝品、白酒等重點優勢產業快速獲權維權;引導企業利用“3專利審查高速路”國際合作網絡快速獲得海外知識產權,為企業“走出去”開展國際產能合作提供支持。
加快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方面,《意見》指出,加強知識產權信息開放利用,加快建設全省互聯互通的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健全知識產權市場化運營機制,鼓勵發展知識產權運營商業態,鼓勵中小微企業知識產權托管服務試點,推動高校、科研院所加強知識產權轉移轉化能力建設,拓展知識產權投融資渠道;加快推進知識產權提質增效,圍繞我省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傳統優勢產業創造一批高價值核心專利,實施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培育計劃,引導人才、資金、技術等資源向專利密集型產業集聚,實施品牌戰略;強化知識產權對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戰略行動的支撐,實施地理標志產品產業化試點示范工程,開展“商標富農”工作,圍繞“五張名片”,打造一批在省內外有影響力的“貴州品牌”。
據了解,2013年以來,全省實現專利權質押貸款總額累計達到34億元,是上一個五年申請總量的3.1倍,發放貼息補助800余萬元;每萬人擁有發明專利的數量從2012年末的0.8件增加到目前的2.3件,增長1.9倍。(記者 龍震宇)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