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姣·
汽車盤旋在重安鎮石頭堡村的公路上,一排排藍色屋頂在群山中格外顯眼,這是石頭堡老羊寨制香燭人家用于晾曬的頂棚,這其中最大的廠房面積有千平方來,工人20人,當中有8個殘疾人,年產值百萬余元,很難想象這是一個叫張中國的殘疾人創辦的企業。
張中國在制燭機器前查看溫度
1994年,小學文化的張中國與妻子一同在廣東一家剪刀制品廠打工,五年后,兒子的出生給辛苦工作的夫妻二人增添了不少樂趣。有一天,張中國不幸右手手掌整個被沖床機輾壓斷掉,然而疾病的疼痛,遠遠沒有心里難受,看著孩子咿呀咿呀、蹣跚學路的可愛模樣,張中國卻笑不出聲來,擺路邊攤賣鞋賣包各種小買賣,只要能掙到當天家人的一口飯,他都去做過,但家里卻還是一貧如洗。
12月26日,州殘聯理事長朱建華(1排左4)和副縣長熊敏(一排左二)參觀并授牌
清明時節,很多人家里開始了制土香,一根根倒模、手捏,不僅效率很低,而且香大小不一、煙霧還很嗆人。他偶然想起他在廣東看到過機器制香,速度快成型好。他立馬向親戚朋友借籌3萬元在自己家中干起了香燭加工,新機器的水土不服、原料的配比各種問題,面對一堆堆斷香失敗品,他經常半夜想什么就自己爬起來研究再一次實驗。
正是憑著這股子鉆勁,第一年雖然收益雖然沒有意料中高 ,但 汗 水 沒 有 白流,他的香漸漸在鄉鎮的街頭出現。2008年他擴大800平方米產房,購置10多套機器,招錄的員工里,有幾個跟他一樣的殘疾人。面對旁人的不接解,他說:我們殘疾人其實會更努力更踏實,因為我們很珍惜這樣的工作機會。
12月26日,州殘聯理事長朱建華(右一)和副縣長熊敏(右二)參觀
2014年3月21日,張中國在黃平縣注冊登記辦理“黃平縣自強香燭加工廠”微型企業,成為黃平縣首個殘疾人獨資微型企業。現如今全自動化、無煙香燭設備每日產香15萬余支、蠟燭3000余支。
今年12月底,州殘聯理事長朱建華和副縣長熊敏一同來到他的產房參觀并授牌:黃平縣殘疾人就業輔助機構。
依靠香燭產業,不僅點亮了張中國的人生希望,更點亮了大山里殘疾人的小康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