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逢初夏,石榴花開,滿校芬芳。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溫和地灑在宋老師的微笑里,看著孩子們像雀兒似的蹦跳著跑過來,隨著一聲聲清脆的問好,輕輕地拉開了一天校園生活的序幕。
宋聚敏老師說:“因為喜歡孩子,所以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于是就愛上了課堂和對課堂的研究。”
宋聚敏老師的課堂,有著獨特的魅力。三尺小小的講臺,盡顯她的芳華。她引領著學生乘著一葉扁舟,徜徉在知識的海洋里。
這是一節平平常常的作文課。宋老師一走進教室,孩子們亮起了期待的目光,他們不知道這堂課、這個新意百出的老師會給他們帶來什么樣的驚喜?果然,她手里拎著一個包!包里是什么?在孩子們迫不及待的眼神里,宋老師把包里的東西大方地展現在孩子們的面前,哦!寫有同學名字的紙牌。一下子全班議論開來了,有的說:“這是用來干嘛的?”有的說:“宋老師是不是拿錯東西了?”宋老師發話了:“同學們,安靜。”班上立刻鴉雀無聲,“今天,我們要邀請一部分同學做游戲。”說到游戲,氣氛變得活躍起來。原來宋老師是讓同學們做當下很流行的游戲——“撕名牌”,其目的是為這堂“人物描寫”作文課做好鋪墊。課堂中,孩子們在宋老師的引導下,在游戲中學會了觀察、學會了捕捉人的神態動作。作文時,他們的文字在筆尖跳躍,寫出來的文章不再那么干癟乏味,文字里充滿了快樂、生動的體驗。
宋聚敏老師的課堂總是妙趣橫生,誰是臥底、肢體語言競猜等游戲便走進了她的課堂,課本劇表演、辯論會也能為她的課堂增添樂趣。
“教師職業是一個不斷追求和探索的職業。” 宋聚敏老師說。她在外出學習的過程中,受到啟發,開始探索實踐“自主互助”教學模式,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于是向全校乃至全縣推廣。
宋聚敏老師通過調查發現,在農村學校閱讀還是一塊貧瘠的土壤,滿足不了孩子們茁壯成長的需求。這一現狀令她十分擔憂。于是,她就開始重點研究閱讀教學,注重農村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在閱讀上,宋老師主張從單篇閱讀牽引多篇閱讀,從輕閱讀向重閱讀遞進,并在讀法指導上不斷下功夫,致力改變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她帶領工作室團隊研究的課題——《初中語文專題閱讀開放式教學的實踐研究》獲省重點課題立項,這一重點課題為探索農村教育展現了新視角、新觀念。
宋聚敏老師從事教育工作25年來,堅持教學改革創新,把最美的時光留給了一群群學生,留給了三尺講臺,教學成績出類拔萃,連續二十多次獲全縣期末統考統改人均分、優秀率第一名,各項教育科研成果紛紛在州、省獲獎。在她精心的培養下,一批教壇星秀嶄露頭角。她先后被評為“麻江縣優秀班主任”“麻江縣優秀教師”“麻江縣三八紅旗手”“麻江縣優秀兼職教研員”“麻江縣拔尖人才”“黔東南州優秀教師”。(彭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