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論壇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指導,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傳統工藝貴州工作站、黔東南州文廣局、黔東南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承辦,貴州黔粹傳人科技有限公司協辦。旨在給傳承人、設計師、專家提供一個交流合作的平臺,提高傳統工藝產品設計、制作水平和整體品質,增強傳承人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增強產品設計的原創性,引導供給和需求相銜接,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好融入當代生活。
開幕式由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吳一生主持。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副處長(主持工作)李安鵬,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陳文祥,黔東南州文體廣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潘金海等領導出席對話活動并作致辭。
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副處長(主持工作)李安鵬在講話中指出:黔東南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多彩,是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半壁江山,本次對話是大家一種智慧、思維的碰撞,對于傳統工藝的發展將起到一定的推進作用。特別是黔東南職院在非遺培訓、非遺研發中發揮積極作用,對黔東南非遺文化的發展做出貢獻,希望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繼續開展下去。
開幕式上,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陳文祥在講話中指出:傳統工藝蘊含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價值觀念、思想智慧和實踐經驗,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新傳統工藝、將傳統工藝與現代文明有機結合是一項系統工作。同時要培養出更高水平的現代傳承人,讓傳統工藝煥發出更強大的生命力,不僅需要進一步加大基礎理論的研究,深刻抓住傳統工藝的“魂”,還需要順應文化發展的規律,打破思想束縛、借用外力、大膽創新,實現傳統工藝保護與發展、傳統與現代兼顧,在傳承古老智慧的基礎上,讓傳統工藝在與時俱進中綻放光彩,為決勝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貢獻力量。
本次對話活動分為主旨發言、參觀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黔粹傳人眾創空間、論壇交流、傳統工藝振興與脫貧攻堅主題對話、傳統工藝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非遺與當代生活)主題對話、民族文化產業工匠現代學徒制培育等六個環節進行。與會人員緊緊圍繞提高傳統工藝產品設計、制作水平和整體品質,增強傳承人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增強產品設計的原創性,引導供給和市場需求相銜接,推動傳統工藝更好融入當代生活等進行廣泛交流研討,形成為貴州傳統手工藝行業振興發展提供具有指導意義的建議及對策。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