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貴州省在2019年脫貧攻堅春季攻勢中指出,在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中,要對照“八要素”查缺補漏,健全完善扶持支撐舉措,在要素保障上取得突破。貴州銀行作為丹寨縣的幫扶單位,積極貫徹落實,探索實踐“客戶認養”“農戶代養”模式,與丹寨縣電商企業搭建合作平臺,由丹寨縣一家本土合作社統一提供雞種、雞苗、飼料和技術,農戶負責“代養”,從中獲得收益,每年每戶收益在2萬元以上。
今年3月,龍泉鎮大坪村村民祝金云從龍泉鎮河邊合作社免費領取了2800羽土雞苗,再過4個月這批土雞就可以上市了。以前,上市對于她來說一直是比較頭疼的問題,而現在她沒有任何后顧之憂了。只要到土雞上市時間,合作社就會到基地回收80%的土雞,每只土雞將給予她8塊錢的代養費,余下20%的土雞,祝大姐可以自由賣到市場或者以市場價賣給合作社。祝金云說:“到7月份他們合作社來收,之后我可以賺到20000多塊錢的代養費,還剩下500多羽雞我自己賣。我一分錢也沒出,我很喜歡這個項目。”
祝金云口中的合作社,就是貴州銀行與電商企業共同搭建 “土雞認養”電商平臺的土雞養殖示范點。該合作社在拿到“認養土雞”訂單后,制定養殖規范,按照統一雞種、統一飼養方式、統一飼料、統一溯源等八個統一飼養模式,培養并發動農戶分批次代養,而客戶們只需在網上“認養土雞”,提交定金或者全額付款,6個月后,就能在家里收到村民代養的林下土雞了,合作社的土雞銷路也打開了。
龍泉鎮大坪村河邊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梁國珍就是受益于 “土雞認養”的一員:“認養這個模式其實很好,它給我解決了資金問題,有了流動資金我們就能把雞養好,帶動更多的貧困戶和老百姓,讓他們看到我們有效益以后愿意跟著我們一起養,還有最好的就是能給我們解決銷路。”
為了保證土雞的飼養質量,電商公司開發了溯源監控體系,在養殖基地里裝上監控,在土雞腳上套上“腳環”,戴上唯一的“身份證”。客戶在收到產品時,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就可以看到產品的信息。同時,客戶還可以在手機上,打開“土雞認養”界面、點擊產品溯源就可以直接看到飼養土雞的基地環境。丹寨三易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運營經理趙建剛向記者介紹道:“這塊也是整個溯源的核心,我們可以通過這種實時監控的方式讓客戶也好讓養殖戶也好,能夠實時查看養殖情況。”
自“土雞認養”電商平臺運行以來,已實現土雞認養金額200多萬元,認養土雞2萬羽,發動代養戶5戶,代養土雞1萬多羽。目前,代養戶已交付認養土雞6100羽。
對于下一步,貴州銀行派駐丹寨縣扶貧工作隊隊長何珍云介紹說:“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推進土雞認養模式,預計2019年實現1000萬元的認養額,認養土雞10萬羽,帶動更多老百姓脫貧致富奔小康,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吳艷 何宣杰)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